本篇文章2849字,读完约7分钟
东北的商业环境怎么样
——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解释破解之道
“深水让鱼开心,强市让家兴开心”,商业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的成长和积极的创新创业都离不开良好的商业环境。优化商业环境意味着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竞争力。东北各部门要始终倾听群众和企业的声音,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的潜力,激发和保护创业精神,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创新创业,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提高服务水平。软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如营造法治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商业环境就是生产力”这句话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目前,东北地区商业环境不佳,一些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理顺,民营经济活力不够,许多党员干部缺乏市场意识和对企业家的尊重。据记者调查,东北商业环境的变化不能“等待、依赖、要求”,必须在“突破、改革、创新”上有所突破。
改变风格-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政府官员必须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如何克服懒惰,懒惰,不作为和混乱的现象?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向毅军认为,政府官员应该增强服务意识,这就要求政府加强自身改革,重点改革“配送服务”。政府推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真正做到“放开”、“改革”、“服务”,并根据监管情况对“配送服务”的推广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进一步整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促使政府公务员在制度和机制上转变工作作风。
向怡君认为,要真正强化服务意识,政府必须创新制度,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降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谈判、绩效和交易成本。
“政府公务员应面向市场主体企业,有效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管理层的管理必须得到很好的管理,以帮助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不应该越位。”向宜君说道。
向宜君建议,政府应制定一系列奖励和惩戒机制,以促进公务员作风的转变。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消除和纠正自己思想和行动中的“四风”问题,真诚地走进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推动公务员求真务实,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解决实际困难,使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创新活力。
提高认识-
软环境就是硬实力
“在国家支持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东北各省都在努力解决软环境问题,软环境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李仲彬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抓好软环境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软环境就是硬实力”的发展观,以软环境的大改善推动硬实力的大提升。
据报道,近年来,华为大数据产业园、航天信息(600271)产业园、欧亚城市融合商务中心等重大项目从引进落户到开工仅用了一个月时间,长春新区创造了“新区速”。在全面推进政府服务“一门一网”综合改革的基础上,从2018年开始,我们将大力推进“一次运行最多”的改革。在不久的将来,90%以上的具体事项或环节将实现“至多运行一次”,并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这种效率从何而来?李仲彬认为,三个因素至关重要。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一个地区是否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取决于配套政策。在吉林省和长春市出台的支持新区创新发展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新区研究制定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等六个方面的七项专项政策。例如,每年拨出6亿元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最高投资补助5000万元;对现代服务企业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投资补贴;对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实体加工项目,将给予额外奖励;对于已经落户的世界级创新创业团队,将放弃高达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或股权投资;在吸引人才方面,公安部将长春新区纳入优化和扩大移民政策措施的实施范围,建立高端人才“人才公寓”,并对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
其次,优化制度机制,加强制度保障。改善软环境的根本在于制度机制和制度保障。为支持新区发展,长春市向新区下放了2117项行政权力,真正实现了“新区办”。建立企业担保服务专家制度,选择副处级以上干部作为重点企业服务专家,开展担保服务工作。建立软环境建设预警系统,坚决揭露和通报批评相关软环境问题,甚至追究责任。同时,软环境工作将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三,创新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效率。李仲彬说,一方面,新区不断创新企业服务模式,100家企业在继续开展与企业家面对面的参观、洽谈活动,解决问题,与企业家心连心,共谋发展。仅在2017年,就通过对100家企业的大规模走访,妥善解决了企业提出的64类105个问题。
注意细节——
用钉住的精神重建环境
最近,辽宁省沈阳市把创造国际商业环境作为加快振兴和发展的有力突破口。从细节入手,发扬了“马上做”和“钉钉子”的精神,构建了“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为沈阳转型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环境支撑。沈阳市商务办副主任车东宇表示,沈阳市在人才供给、投融资、企业运营成本、法制环境、企业信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在一系列政策下,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据介绍,沈阳市成立了市商务办和商务环境监察局,搭建了商务环境综合运行平台,实现了沈阳市的横向和纵向连通和联动。共有142,000人的要求得到解决,825人被追究责任,形成了71项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工作措施。商业环境中“企业评价与群众讨论”的认可度达到82.2%。
环境的变化得益于一贯的“钉钉”精神。沈阳市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勇往直前的硬骨头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五项专项整治”工作。政府窗口服务“丑陋的面孔和困难的事情”已经从根本上扭转。全市取消1172项行政职权,公布两批2647项“最大值”,企业正常跨地区迁移障碍基本消除,338家政府企业完成跨地区迁移;可信政府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政府拖欠的建设资金和拆迁资金已按计划偿还;垄断行业服务逐步规范,供水、供气配套工程费分别降低11.8%和31.8%;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企业行政处罚立案数量下降92.5%。
优化经营环境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关于企业关注的政府诚信建设,沈阳市提出政府对企业承诺的所有事项和与企业签订的合同都应建立统一的备忘录,逐项登记,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问题解决机制在优化商业环境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为此,沈阳成立了商务环境监督员等暗访团队,开通了业务专线、网站和手机应用,并与Minxin.com和省政府软环境办公室建立了对接机制,进一步畅通了申诉渠道。
“商业环境的不断优化有效地推动了沈阳干部作风的转变。不要找不做的理由,只要想办法做好就行了。这已成为全市干部的座右铭。2018年,沈阳市将继续开展政府服务窗口质量专项整治、抽查、乱收费乱罚款、垄断服务业、政府和企业失信等专项整治。实施承诺制审批和宽容受理机制,扩大“一窗制”服务和延迟服务范围,使沈阳成为全国行政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车东宇说道。(记者孙千喜、、倪)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标题:东北营商环境如何“热”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