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85字,读完约5分钟

人们对银行实体网点的分歧从未像今天这样大。

有人说现在做生意的门路不多了。如果你在手机上移动手指,一切都会好的。你为什么想要这么多的销路?有人说,实体网点不应减少,如果当地银行的网点被撤出,任何地方的市场都将丧失。

谁对谁错?

大型国有银行一直是风向标。根据中国工商银行2016年年报,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16429家实体网点,比上年减少303家。与此同时,出口的减少有加速的趋势。2016年上半年,网点数量仅比2015年底减少87个;2016年下半年,减少了216人。根据中国农业银行2016年度报告,2016年,中国农业银行对近1800家低效网点进行了瘦身,并在12000多家网点推进了标准化改造...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上市银行回顾与未来展望》报告,2016年,“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网点总数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而智能网点数量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其网点总数从2015年的70,952个减少到2016年底的70,783个,减少了169个,即0.24%。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在大银行加快缩小网点规模、增加智能网点比例的同时,股份制银行也在行动。一些股份制银行已明确表示,2018年,中国所有网点和公共零售柜台将使用智能柜台,而不是人工柜台。

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和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等坚守县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否也应该采取以下策略,实施农村实体网点的合并或智能化改造,使其更高?

农村金融机构很难轻易回答这个问题。

不容易的原因是,一方面,中国城乡差别太大,为城市居民服务的银行战略可能不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盲目模仿大型国有银行的思维,跟随股份制银行的做法,只能有所作为,最终会失去自身的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是服务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数量多、分布广,也存在很大差异。更不用说学习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网络战略,即使你只是简单地模仿你的同龄人,你也会很容易成为邯郸的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如果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设在地级或省级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所在地区城镇化速度很快,城乡界限模糊,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那么模仿或借鉴大银行的经验是有依据的;其次,农村金融机构位于县域,客户基础单一,服务“三农”的情况有所不同。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这些农村金融机构诞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服务于农村,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鱼水关系。最大的优势是农村网点的覆盖率非常高。甚至,在许多村民的记忆中,为了存款、取钱和做一些银行业务,他们只能去位于乡镇的农村信用社网点。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实体网点是可见和有形的,代表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地的存在。只要有出口,村民们就不会担心银行会跑掉,他们的钱会丢失。一方面,这种简单的信任使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拥有非常坚实的客户基础,也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独特竞争优势。如果农村金融机构撤出农村网点,放弃与村民因成本问题而建立的来之不易的信任关系,他们不仅会失去在农村市场的天然优势,还会离开空怀特网点,很快被当地小额贷款公司和p2p网上贷款平台线下推手所占据;另一方面,当去城市与陌生社会的大型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竞争时,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获胜的机会。最终,该县的市场份额将迅速萎缩,规模较小的农村金融机构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结构非常独特。40岁以上的中老年顾客通常占50%至60%,有的甚至高达80%。这种与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截然不同的客户结构,与其在农村地区的成长、在农村地区的长期扎根以及为农村地区服务密切相关。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是在城市工作,金融服务只能面对留在农村、对互联网知之甚少的中老年客户。当城市居民习惯用手指在移动终端上处理手机银行或微信银行业务时,他们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些人几乎享受不到基本的金融服务,更不用说手机银行或微信银行了。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融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可以用手指做生意,但他们对农村地区的智能银行有很高的需求。不幸的是,他们已经进入城市,并习惯了城市生活和金融服务。毫无疑问,农村金融机构独特的客户群体结构决定了其网络战略不能简单模仿大银行,轻率实施智能化改造。即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投入大量的机器和工具,村民们也不会习惯,甚至根本不会接受。因为即使在今天,老一辈的农村居民仍然对现金感到安全,而且钱存在存折里是安全的。如果银行资金成为移动银行的一大堆数字,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农村现实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县级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于熟人社会,金融服务和银行品牌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熟悉村民、了解农村地区和了解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最大优势。既然优势在农村,既然服务的是中老年村民,既然网点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偏远的角落,我们不仅要失去这一优势,还要在乡镇设立标杆网点,以增强农村客户的品牌信任,同时,设立更多像农业提现点、金融服务点这样的地气网点,使自己在农村扎根更深、更强,使我们在农村的商业根基更加发达、更加繁荣。

标题: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怎样的网点策略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