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资料来源:《聂政治经济评论》
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副院长、教授)
[新闻]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段短片,一位私营企业家在中国东北的冰雪中通过互联网抱怨他的企业不公平。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企业能给地方政府带来gdp、税收和就业,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地方官员为什么要让企业难堪?本文提供了答案和长期解决方案。
近年来,一些地方商业环境恶化的消息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经营环境恶化的表现包括:地方政府承诺的政策不到位,企业需要吃拿卡、关门打狗;政府政策变化无常,日复一日,让企业不知所措;有些官员是无用的,懒于处理企业的需要;企业产权和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没有办法投诉。例如,2017年的最后一天,一段在线视频显示,中国程心集团董事长毛振华公开指责他投资的亚布力阳光滑雪场在当地受到不公平待遇,这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企业能给地方政府带来gdp、税收和就业,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地方官员为什么要让企业难堪?换句话说,企业赚钱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为什么地方官员做了伤害他人而无益于自己的事情?答案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个别官员有自己的地方利益,他们可能为了自己的地方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世界上没有伤害别人的理性人,伤害别人的人往往有自己的利益。
例如,一个地方政府通过邀请投资吸引了一家公司。企业赚钱后,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向地方政府纳税,但地方政府的个别部门或个人只能得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此时,个别部门或有实权的个人可能会向企业索取更多的利益。这种腐败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腐败税,从而降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这将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提供的税收,但个别部门或个人索贿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当我们分析腐败案件时,我们发现受腐败打击最严重的往往是权力部门的官员,甚至是一个小科长。其中一个原因是,实权部门的人掌握着杀企业的关键权力,企业既惹不起也躲不掉,往往只能忍气吞声。第二个原因是,与一般部门相比,实权部门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是非常不对称和不相容的。俗话说,县长不如现在的经理。事实上,即使县长想要整个县的利益最大化,现在的管理者往往只想要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奥尔森在他的著名著作《权力与繁荣》中指出,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能够提供公共产品的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然而,一个强大的政府可能反过来损害人民的利益。这是一个矛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也提出了这个悖论。如何解决诺斯悖论?奥尔森认为,关键是要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制度设计的本质是要使政府和人民有同样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要失去一切而感到自豪。这样,如果政府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它就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一个理性的政府当然不会做这种损害他人的事情。
那么,如何构建政府与人民的互利关系呢?我认为关键是两个。首先,政府应该有长期的期望。目光短浅的政府不会考虑长远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的政府可能会翻云覆雨,言而无信,给商业运作带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近几年来,主要政府官员更换速度很快,任期一般不到四年,这显然不利于地方政府关注长远利益,形成稳定的预期。第二,政府应该遏制部门利益和官员的非法个人利益。政府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某个部门。老百姓的利益(603883,诊所单位)是政府的利益,政府不应该有任何私利。特别是要警惕地方利益和强势部门的个人利益,这是包容性利益形成的最大障碍。
因此,要优化商业环境,首先要稳定地方主要官员的任期,防止他们到达秦之初;第二,我们必须切断部门的利益,防止一些人吃自己的饭,打碎每个人的锅;再一次,有必要防止一些官员为了个人的成就而胡作非为,总是想拿着梯子上天堂。
标题:人大教授:地方官员为什么会刁难好企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