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谢玉
什么样的书你可以写高分?如何阅读书籍,以便将阅读结果应用到作文中?如今,高考作文命题的定位要求学生在保证文学审美的基础上,对社会现实有独特的观察和理解。在新形势下,语文学科考试考查的是长期积累和综合能力,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高考作文状元及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研究生阅读与思考——高考作文状元材料积累》是以高考作文状元及研究生的阅读笔记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从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方面收集整理而成的议论文写作材料。
要提高作文成绩,必须从阅读入手——阅读要有针对性,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有效转化。目前,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响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推广“语文学习任务组”的方式,要求阅读和讨论整本书,进行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撰写小结或读书笔记,完成高质量的评语和写作。这一要求是为了使学生形成“任务阅读”的良好习惯。根据《课程标准》,高中生的基础阅读量不应少于150万字,选修阅读量也应达到150万字,这意味着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数量都要很好。毕竟,阅读笔记是赢得高考的真正法宝。《阅读与思考:高考满分获得者的材料积累》是一份给高分考生的阅读笔记,它使学生在拓展阅读视野、收获高质量写作材料的同时,更微妙地学习“任务型阅读”,从而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转变。
本书作者白兴觉是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满分的获得者,曾出版过《疏通生活》一书。事实证明,材料丰富、视角新颖、贴近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成为中学生备考的“课桌伴侣”。在中学生作文遭遇“千人一面”的情况下,作文必须有新鲜、独特、前所未有的素材,才能独树一帜,打动主考人。作者结合自己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收入,调动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积累,设计了一个符合高考要求的主题框架,并制作了这款“升级版”的全分阅读笔记。
这本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份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书目,还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从结构上看,该书共分为15个主题,每一个主题和一章包含2014年至2018年高考作文试题的高频关键词。每章都有问题解答、材料编写、文本解读和应用建议等栏目,为读者提供主题的思想脉络,学会在面对作文问题时灵活运用材料。在书的后面有一个2014-2018年高考作文试题关键词和材料汇编索引,方便查找所需材料。
阅读是不可替代的,但它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可以系统地推广。正如著名语文教师钟彬在前言中所说,白兴觉、赵木羽在本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了“读写一体化”的小组阅读模式,这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秘密法宝。这不仅对学生,而且对一线语文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标题:阅读不能被代替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