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4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王鹏编辑张译文
最近,一批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亏和预减的公告,许多原本预计在业绩发生“大变化”之前就能盈利的公司也出现了“业绩大变化”。市场上的谨慎情绪正在升温,相关股票大面积下跌。然而,从该基金2018年第四季度报告的最新披露来看,许多部分股票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早些时候已经减持了头寸,避免了目前的下跌。
根据东方财富选择的数据,截至1月30日,2018年年报首次预测亏损的公司有140多家,其中中兴通讯、鲁花白娜、福田汽车、仁福医药、西宁特钢等34家公司预测母公司净利润亏损超过10亿元。此外,229家公司发布了2018年预减或持续亏损的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公共基金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提前减持了头寸。以仁福医药为例,该公司预计2018年将首次亏损27亿元。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公司617.5万股股份。但到去年第四季度末,公共基金持有的股票数量急剧下降至437,900股。以去年预计亏损7.95亿元的海南矿业为例,公募基金持股数量也从去年第三季度末的2093万股大幅下降至759万股。
新华新东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在2018年第四季度报告中表示,在经历了2018年的大幅下跌后,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系统性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为2019年的结构性市场奠定了基础。然而,考虑到美国股市出现了技术性熊市,a股投资者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除。在年度报告集中披露之时,仍有必要防范业绩“打雷”的风险。
谈到如何避免业绩"雷公股"早盘,许多基金经理表示,许多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原因有一定的连续性。如果你仔细阅读之前披露的季度报告,并结合实地研究,往往会有线索可循。
“通过跟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仍然有一定的概率提前识别业绩‘变脸’,因为很少有公司的客观经营状况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不可预测的重大变化。业绩背后的“变脸”往往是公司自身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这是一个问题,不能归咎于宏观形势和行业变化。”北京的一位基金经理坦率地表示。
实地调查也是基金经理深入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有效途径。1月28日,杜南环境宣布,预计公司2018年至少亏损19.5亿元,最多亏损22.5亿元,与2017年净利润9228.73万元相比,出现大幅下滑。
据统计,2018年,包括两家基金公司在内的许多机构都对杜南环境进行了调查。从研究活动的总结来看,组织重点关注公司经营状况的波动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也有基金经理故意避开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行业,以避开业绩下滑的公司。"我们倾向于避开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的行业和个股."国泰事件驱动策略混合基金表示。
展望未来,基金经理表示,虽然a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但部分上市公司仍面临商誉减值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这加大了投资难度。在选择投资目标时,我们将扩大行业和公司选择的观察池,积极寻找边际景气变化的行业和公司。
标题:提早启用“扫雷器” 部分基金精准出逃业绩“爆雷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