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5字,读完约2分钟
完善执法立法解决执法难题
最高法推动了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
记者从22日在上海召开的世界执行代表大会上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推进强制执行法的出台,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企业破产制度,进一步完善连带信用处罚制度,畅通救济渠道。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法案件2042万件,执行案件1939万件,执行金额4.4万亿元。近三年来,生效裁判文书的自动执行率逐年上升,2015年为44.76%,2016年为50.52%,2017年为56.97%,强化执行的效果逐渐显现。
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查人查物和实现财产的困难,在实施过程中推动了对实现财产寻找方式的优化和完善。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网络执行监控系统,即“全对全”的监控系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手段对执行人及其财产进行监控,执行人可以查询、冻结甚至扣划老赖的存款而无需离开家。如今,网络司法拍卖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拍卖方式,成为人民法院实现和控制财产的主要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0个单位签署文件,采取了11类37项150项纪律措施,限制不可信赖的执行者担任特定职务、旅行、购房、投资、投标等。,从而认识到不可信任的执行者“在一个地方失去信任,在任何地方都受到限制”。到目前为止,超过351万人在压力下履行了他们的义务。从2013年10月到2018年12月31日,国家法院限制了1746万人购买机票,547万人购买子弹头列车和高铁车票。
“自2018年以来,尽管执法案件数量仍在增加,但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人数却在下降,而且出现了拐点,表明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桂香说。
据悉,人民法院在加大对失信行为处罚力度的同时,重视对诚信人的鼓励和表扬,并将探索降低诚信人申请保全资格门槛等措施。(记者李万祥)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吴
标题:最高法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