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05字,读完约12分钟

截至2019年1月10日晚,所有34家上市券商均披露了2018年最后一个月的月度报告。至此,2018年上市券商年度业绩(母公司口径,下同)基本浮出水面:在一、二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上市券商年度业绩下滑成为高概率事件。

根据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34家上市证券公司中,16家净利润环比增长,6家环比下降,12家亏损。据中信证券分析,券商月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自营固定收益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季度利息收入确认;收入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计提了大额股票质押的减值损失。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券商中国记者简单汇总了母公司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数据和母公司最近三个月的业绩数据,得出了上市券商去年的年度业绩(注:以下统计数据均基于此口径)。目前,已有29家券商发布了2018年12月的月度报告,并有上一年的同比数据。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只有深湾宏源证券、方正证券和首创证券去年的收入同比出现正增长;深湾宏源证券和方正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即2018年90%以上上市证券公司的母公司净利润下降。华中证券和太平洋证券是仅有的两家全年亏损的上市证券公司,前者亏损约6200万元,后者亏损9.24亿元。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许多研究机构认为,未来证券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衍生产品、海外业务和创新业务试点项目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主券商可以凭借自身的积累和资本优势进一步增强马太效应。

单个月:16家券商的净利润环比增长,12家亏损

自2018年10月中下旬以来,由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券商类股发生了变化。然而,自12月中下旬以来,随着市场交易量的整体下降,券商类股也开始下跌。12月份,沪深股市日均交易量为2960亿元,较上月下降23%。

就单个月表现而言,2018年12月上市券商的表现非常不同。24家上市券商收入环比增长,其中华泰证券、东兴证券、西南证券、国泰君安等月收入增幅超过150%;有9家经纪公司的收入逐月下降,其中华中证券的收入下降了近30%,西方证券的收入下降了近20%。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此外,长江证券的收入为负,月收入为-5290.75万元,是唯一一家月收入为负的上市券商。然而,其投资银行子公司和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均为正数,环比和同比均有显著增长。

从同比数据来看,与前几个月收入同比下降不同,12月份上市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一半,国海证券和郭进证券的月收入同比都增长了100%以上。

总的来说,月度净利润数据令人担忧。在34家上市证券公司中,每月亏损的公司多达12家,分别是兴业证券、方正证券、东北证券、西南证券、国海证券、西部证券、首创证券、南京证券、华中证券、长江证券、东方证券和太平洋证券。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此外,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天丰证券、华西证券、浙商证券、华安证券6家券商净利润环比下降。

东兴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财通证券等16家券商的净利润单月逆势增长,其中东兴证券12月净利润为2.2亿元,比上个月增长299%;华泰证券月净利润7.53亿元,比上个月增长216%。

12月,上证综指下跌3.64%,中小板指数下跌7.56%。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2018年12月,市场活动的下降和证券公司自营环境的恶化导致上市证券公司12月份的业绩出现较大差异。

据中信建投分析,券商月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自营固定收益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季度利息收入确认;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大额股票质押减值损失的计提。

全年:90%以上的上市经纪母公司净利润下降,信贷业务风险爆发

2018年,a股年平均日成交量为3987亿元,同比下降19%。截至12月底,两家公司的余额为7622亿元,同比下降26%。随着12月份《上市证券公司月报》的发布,2018年上市证券公司整体业绩普遍浮出水面。与预期一致的是,2018年经纪公司的整体表现呈下降趋势。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1月10日晚,国源证券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下降26.80%;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6.84亿元,同比下降43.18%。国源证券解释称,在去杠杆化和严格监管的政策环境下,2018年证券市场走势继续低迷,大盘大幅下跌,证券交易量萎缩。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尽管公司努力调整业务结构,控制风险投资规模,但仍难以克服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问题。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券商中国记者将母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数据与母公司最近三个月的月度业绩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得出了上市券商去年的业绩。目前,已有29家券商发布了12月份月度报告,并拥有上一年的同比数据。只有3家券商收入同比出现正增长,而2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也就是说,2018年上市券商母公司净利润的90%以上出现下降。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其中,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收入均超过100亿元,母公司年净利润均超过50亿元,暂时位居行业前四。与2017年同期相比,这四家券商的母公司的年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下降。除华泰证券外,其他三家券商的年收入和净利润均略有下降。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深湾宏源证券、方正证券和首创证券的母公司年收入同比呈正增长,而前两家是唯一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券商,它们都从子公司获得分红。去年7月,深湾宏远证券从其子公司深湾宏远西部证券获得10亿元的利润分配;9月,方正证券从国家证券获得9亿元的股息,这些都提升了其业绩。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华中证券和太平洋证券遭受了年度业绩损失,其中华中证券在12月损失了1.05亿元。就在12月份月度报告发布时,华中证券宣布计提信用减值准备:2018年下半年,公司累计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约2.16亿元,这将使下半年合并报表净利润减少1.62亿元。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太平洋证券在月度报告中披露,由于证券市场的波动,太平洋(母公司)计提了约9.72亿元的减值准备,其中约9.47亿元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约2400万元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太平洋(母公司)12月份净利润较上月大幅下降。扣除所得税后,公司2018年净利润约为7.29亿元。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包括股权质押业务在内的信贷业务被认为是2018年经纪业务的最大风险点。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去年,多家券商发布了资产减值准备公告,其中大部分与上述业务有关。

2018年12月28日,兴业证券发布资产减值准备公告,称2018年单笔资产减值准备合计6.51亿元,净利润减少4.88亿元,其中包括4笔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6.08亿元。

国海证券于2018年10月发布了相关减值公告,称前三季度累计购回金融资产减值准备3037.03万元,其中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资产减值准备1998.59万元,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资产减值准备1038.44万元。

西方证券由于踩了雷雷什而深陷股权质押泥潭。2018年2月宣布计提减值准备4.39亿元,2017年合并净利润减少3.3亿元;2018年8月,宣布上半年计提减值损失1.87亿元,本期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减少1.75亿元。

经纪资产管理业务拆分,华泰资产管理全年实现第一净利润

2018年,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和配套制度相继实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正处于行业洗牌阶段。回报的主动管理将成为证券公司迫切需要实践的核心竞争力。

证券公司的12家资产管理子公司于2018年12月发布了业绩数据。其中,9家经纪资产管理公司的收入逐月增长,只有5家月度净利润逐月增长。其中,光大资产管理和华泰资产管理的月度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其中光大资产管理净利润1.87亿元增长522%,华泰资产管理净利润1.87亿元增长98%。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银河金辉和长江资产管理于2018年12月扭亏为盈。郑东·容晖和邢正资产管理公司遭受了单月损失。

根据月度报告数据的粗略汇总,东方资产管理、华泰资产管理、郭俊资产管理、广发资产管理和招商局资产管理的年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东方资产管理的年收入为24.66亿元,华泰资产管理的年收入为23.55亿元。华泰资产管理是唯一一家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同比增长14.81%。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由于资产管理新规的影响,2018年经纪资产管理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截至2018年底,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3.4万亿元(包括证券公司私募股权子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比2017年底的16.8万亿元减少20.24%。

广发证券认为,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集合将与公开发行处于同一竞争平台,以渠道为导向的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萎缩。预计整体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将继续调整,积极调整结构的主券商资产管理利润将保持上升趋势。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只有一家投资银行子公司的年度业绩有所增长

从投资银行业务的角度来看,作为历史上最严格的审计委员会上任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2018年ipo会议率仅为60%,创下了近9年来的新低,会议公司数量也处于历史低位;根据首次公开发行(ipo)承销情况,2018年,105家公司完成IPO并登陆a股市场,IPO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大幅下降。40家券商获得约54.42亿元的发行费,比2017年全行业赞助收入低65%。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上市证券公司的七家投资银行子公司公布了12月份的业绩数据——月度收入均环比增长,五家净利润环比增长。

其中,华泰联合证券遥遥领先,12月份收入3.66亿元,月净利润1.76亿元,均比上个月大幅增长。沈万红源赞助实现净利润1700万元,比上个月略有下降;方正证券的子公司瑞士信贷创始人在12月份报告了净利润损失。

从年度业绩来看,除长江证券承销和保荐业务外,年净利润为1200万元,同比增长134.81%。其他五家投行子公司的年净利润均同比下降。其中一家风险投资银行和瑞士信贷创始人出现亏损,中德证券年净利润为人民币0500万元,同比下降95%以上。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根据《天丰证券研究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核心是构建新的资本形成体系,培育一个能够承担资本市场核心功能、真正对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负责的中国特色市场主体。这个市场主体可能是一家投资银行。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展望2019: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持续低迷的表现迫使经纪公司转型。一些经纪公司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投资和薪酬改革,一些经纪研究机构正在艰难地改变其业务模式。

年底和年初,三家大型券商的经纪业务部门更名为财富管理。与此同时,领先证券还收购了中小型经纪公司的股权。未来,证券行业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

根据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三年后再次讨论了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预计2019年将继续推出围绕设立科技板块和试点注册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体系、加快对外开放、促进长期资本进入市场、促进衍生品等创新业务的配套政策措施。同时,市场环境可能会进一步改善。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郭俊殷飞认为,2019年券商板块股价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政策的边际改善,领先券商仍是最大受益者。在分类监管机制下,领先券商将专注于衍生品业务、跨境业务、国际业务等创新业务和品种,并变得更加专注于继续开展业务,贡献更多业绩。

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海通非银行金融团队认为,在去杠杆化背景下,券商在科技板块创建、pb业务、直接投资、资产管理主动性管理、衍生品业务、打造境内外联动服务模式等方面仍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强和衍生、海外和创新业务的不断试点,大型券商可以凭借自身的内幕信息形成马太效应。

标题:34家上市券商2018年成绩单抢先看!九成券商净利下滑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