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4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讯中国经济在线下海2月27日电(记者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日前制定并公布。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近日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强化行动意识,在全民的充分动员和参与下,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凝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打赢一场硬仗和持久战。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没有退路,所以有必要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上海将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制定和颁布为契机,全力以赴,艰苦奋斗,以积极的行动和实效赢得人民的信任。“越是困难的事情,你越是看到精神,越是看到时尚。你们一定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突破攻击,更好地为全国积累经验。”李强说道。
据介绍,上海应坚持高标准,领先国内硬件设施,成为世界一流,统筹规划,软件管理高效顺畅运行,以“高回收率、低填埋比例”为目标。加快设施建设,尽快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2800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7000吨/日。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将因地制宜地加快“整体退桶”和“定点定时”,耐心细致地做好动员和解释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将始终注重实效,垃圾分类不搞形式主义,从缺点中寻求突破,以质量评价为衡量标准。努力推进废旧物品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尽可能将湿垃圾排除在乡镇和小区之外;做好分类、收集和运输,坚持“垃圾不落地,不混装”。
上海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城市联系和部门协调,立足“全市一盘棋”,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进展中的问题。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激发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上海将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以参与垃圾分类为荣,以准确分类为荣”的浓厚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第三方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构建广泛的社会动员体系。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完整的循环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永要求,上海市应大力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合法处理,并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大幅提高源头削减、全过程分类、末端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动员全社会参与分类投放,加快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可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大力推进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把垃圾分类工作推上新台阶。
标题:上海示范垃圾分类新时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