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5字,读完约4分钟
“事实上,票号交易所拉着银行去做‘贴现通’,而第一批小伙伴们先定了五个。”一位资深银行票据人士总结称,昨日有五家银行(工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江苏银行和浙商银行(港股02016))参与票据经纪试点。
“目前,只有央行口头承诺,而真正的试点名单还没有确定,也没有说它仅限于这五个。”一位股票银行内部人士表示。虽然票据经纪试点的具体名单和内容尚未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但江苏银行已率先规划设立票据经纪营业部,目前正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复。
然而,尽管有报道称“票据圈的巨大变化”被用来形容票据经纪试点项目的启动,但许多同业业务人士和票据人士都指出,试点项目的实际影响被夸大了。“我的总体感觉是,设立独立的票据经纪业务部门实际带来的收益被夸大了,而专营部门整合全行票据业务的难度被忽略了。”一位资深的比尔商人认为。
许可值可能被夸大了
事实上,“五家银行率先试点票据经纪业务”的消息最近已有传言。
多家票据经纪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工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苏银行决定先参与票据经纪试点项目,但试点机构的实际名单、职责和内容并未通过发文确定。
“包括这五家试点银行,以及平安、兴业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票据业务的资源、能力和人才储备都比较雄厚。我们也愿意从这些银行挖掘比尔人才。”华东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同业部负责人表示。
然而,被调查者普遍质疑,当一个企业已经拥有多个现有选择时,银行票据经纪业务的“许可证”的价值是否真的很大。
“从应用场景来看,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资本交换。通常,有不止一个交易对手。对于规模稍大的企业来说,不仅在一家银行开户,而且在许多银行开户,因此当公司对账单进行贴现时,有许多贴纸可供选择。”一位银行账单专家告诉记者。
也就是说,当企业偏好的承兑银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企业票据贴现时,企业通常有其他独立的选择。
“很少有A银行向B银行介绍,然后从它那里收取公司佣金。更重要的是,A银行可以随时向其他银行或贴现机构贴现,即票据转让。事实上,如果没有资金短缺,许多承兑汇票的银行一般都会持有贴现票据。”前述银行票据专家说。
他的结论是,现有的企业贴现和银行转贴链相当顺畅,票据经纪业务的“许可证”不能为银行创造巨额收入。
“我认为,我行票据业务的利润点仍应更多地来自交易,来自投资,即在适当的时机配置和交易票据资产,实现票据投资收益。”华东城市商业银行票据团队负责人认为,“当然,这也取决于其背后的市场判断能力。”
组织结构面临挑战
除了新成立的经纪业务部门的创收能力外,受访者还强调了独家票据经纪部门的实际整合难度。
据记者了解,目前银行设立的票据专营部门通常有“中心”、“部门”和“室”三个名称,通常隶属于总行二级部门,隶属于公司财务部、银行间业务部、金融市场部或计划财务部(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此外,各大区域分行也有票据业务团队,通常附属于公司的业务部门,但不与总行二级部门实现垂直专业化管理,业务上归分行管辖。
也就是说,在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上,票据业务不同于零售、公司银行等其他成熟的业务形式,通常分散在多行多组织结构下。
“从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来看,许多银行的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属于不同的部门:参与贴现的交易主体是企业和银行,它们通常与公司的金融业务部门相联系;回购涉及银行间交易对手,通常与银行间业务部门相关联。”一家上市银行的银行间业务部负责人表示。
一些银行还在总行层面设立了票据业务部门,作为总行的一级部门,但这种模式也严重依赖分行拓展和维护直接客户,处理辖区内的各种票据融资业务。
“因此,即使将来成立了专营票据经纪部门,如何实现‘神仙不散’对银行票据业务团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股票银行票据部的一个人说。
一家试点银行的银行间部总经理也表示,五家试点银行将陆续宣布成立相关的票据经纪业务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变得极其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一流的部门或试点。
“在批准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时,特许经营的组织结构一直是合规考虑因素之一。与过去许多为基金提供服务的银行一样,它们将需要部门特许经营权,如基金服务部和资产托管部。”上述试点银行的银行间部总经理举了一个例子。
标题:票据经纪试点名单未最终确定 业界称实际影响被夸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