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2字,读完约2分钟
春耕是从南到北逐渐进行的
种植结构调整将全面铺开,大豆和油料面积将扩大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部长韩长福在13日举行的全国春耕管理和春耕准备电视会议上说,春耕正在由南向北逐步展开。今年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巩固玉米调整成果,适当减少低质低效地区的水稻和小麦面积,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
春播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50%,是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节点。韩长福表示,要继续优化“镰刀弯”等玉米非优势区的作物结构,减少立地条件差、产量低且不稳定的玉米,提高玉米生产功能区和优势区的产量,实现整体供应稳定。加大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井灌降米力度,置换地表水周边地下水,加快灌区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在大豆生产方面,韩长福表示,为了启动大豆振兴计划,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和轮作补贴,调动农民扩大大豆种植的积极性。黄淮海地区应鼓励实行小麦和大豆两熟轮作模式。西南地区应因地制宜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发展优质食用大豆。
目前,西南麦区已进入拔节期,江淮麦区已开始“起床”,黄淮麦区和华北麦区即将变绿。各地春耕部署早,措施切实,在农资供应、设备维护、农民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玉米、水稻和大豆种子的供应约为70亿金,耕地、种植和各种农业机械的防护准备充足,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韩长福认为,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许多积极因素。一方面,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与往年相比,今年支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政策和补贴公布得更早,分配得更快。国家继续实施小麦和大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对玉米和大豆生产者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补贴缺口,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让种粮农民吃“安心丸”;另一方面,科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近年来,中国深入开展良种研究,开展大规模绿色、优质、高效粮油行动,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增效,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强分类指导,抓住气温上升的有利时机,搞好肥水管理,做好防旱防寒工作,促进种苗转化和更新,狠抓病虫害防治,实现以虫攻粮的目标。同时,要做好农业资源的储备和调整工作,开展春季农业资源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春耕备耕期间农业资源质量可靠、市场稳定,努力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的良好开局。(记者乔)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汪洋
标题: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