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0字,读完约8分钟

数据来源:交通部、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

核心阅读

如果高铁的建设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地铁线路的延伸将极大地方便市民的日常出行。在一些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承载了超过一半的公共交通出行。地铁是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地铁可以提高城市生活的效率。在不断增长的客运量背后,是对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的征服、精细化管理的不断优化以及可靠而满意的运营服务。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年客运量为38.5亿人次

北京: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乘坐“最繁忙”的地铁

“太好了,这么晚了我还能坐地铁回家,谢谢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元旦回到北京的张先生由衷地感到惋惜。为了确保高峰回程,北京地铁4号线和7号线延长了运营时间。

今年1月,北京市中心支行正式开业。“六号线的发车间隔力争在一年内缩短到两分钟,其他运力和运量矛盾突出的线路也将缩短发车间隔。”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透露。

每年,北京地铁都将通过缩短发车间隔来增加载客量,缓解大客流压力。目前,中心城市的大部分线路每两分钟运行一次,这也是世界各大城市地铁发车间隔的“极值”。这种“车尾刚开,车头先入”的现象正在逐渐向客流密集的市郊线路蔓延。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作为中国首个开通地铁运营的城市,截至2018年底,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36.8公里,年客运量达到38.5亿人次,居世界首位。这也意味着每天都有数千万人聚集在被称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北京地铁里,写下自己的奋斗故事。同样,北京地铁也在不知疲倦地演绎着自己的奋斗故事——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北京地铁经过十年的努力,掌握了核心技术,摆脱了对国外设备制造商的依赖,具备了持续改进服务的技术基础。北京地铁可使用天津、重庆等130多个城市发行的全国互通卡,北京已成为中国第一个超大规模、大客流的地铁互联城市。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北京市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赖宪宇表示,从2003年开始,北京围绕提高人民满意度,实施了一系列提高轨道交通安全服务水平的项目,主要包括消除旧线路的安全隐患、提高既有线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改善轨道交通出行体验等,累计投资近200亿元。仅2号线的改造工程就持续了6年,创造了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史上的改造奇迹。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2017年底,北京地铁延芳线投入试运行,这是中国第一条自主开发的全自动运营示范线,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营技术的国家。

继延芳线之后,北京地铁3号线、12号线、17号线、19号线和新机场线将推广使用全自动驾驶技术。预计到2020年左右,北京地铁将初步形成全自动运营网络。殷放线开通的消息传出后,也吸引了中国许多城市来北京留学。"这项技术的国家标准也是由北京领导的."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设备总部负责人许定说。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总运行里程为705公里

上海:从“一线”到“章鱼”,编织一个超级网络

2018年3月,上海至海地铁路网总客流连续三周创下全网新记录,日客流高峰达到1235.5万人次。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特大城市的人口。

如今,轨道交通是上海生活和工作中最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上海轨道交通自1号线开通以来,已经走过了26年的历程。从单线到“十”,从“十字加环”到十多条线交织成一个网,上海地铁的网越来越大,越来越密,流动的城市充满了活力。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上海覆盖层厚,土质松软,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在这种松软的地基上修建地铁曾被称为“豆腐渣工程”。然而,凭借科技创新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上海地铁的建设者们在这“豆腐”中创造了一条雄伟的地下“长钢龙”。

26年前的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锦江天堂-徐家汇)正式通车。经过26年的建设,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包括磁悬浮)总里程为705公里,拥有415个车站,路网规模居世界首位。同时,上海地铁的软件服务也在不断完善。据报道,到2020年,上海地铁将形成20条线路、总里程约830公里的庞大网络运营规模。中心城市覆盖的地铁线路的交通密度将缩短到不到两分钟半。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基于网络的轨道交通建设使得越来越多的车站参与到多线换乘中,车站的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很多已经达到30-40米的深度。建设如此庞大的地铁网络并不容易,如何在后期实现“绣花”精细化管理是上海地铁面临的难题。在这方面,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和改革不断为上海地铁的服务升温。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创新和改革体现在乘客踏入地铁的第一步。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朱利民表示,从今年1月20日开始,整个上海地铁网络都在试图“刷卡过门”。基于“大都市”的官方应用程序,所有车站都可以将手机刷卡进出车站,平均每天使用量超过114万次。其中,有一个独特的“上海科技”:支付平台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确保消费全过程的封闭和安全;世界上第一个“二维码双离线写回”技术,即使手机端和设备端没有网络,它也可以进出大门;在同一套读写设备中巧妙地集成了刷卡、刷卡、刷卡三种方式,方便乘客阅读。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在乘车功能的基础上,上海地铁大都市移动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地铁周边的生活服务功能,为乘客提供“乘车引导、导读引导、购物引导、饮食引导”的“五种引导服务”,引领城市地铁生活的新趋势,实现从单一交通服务功能向综合服务城市地铁网络的转变。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创新和改革也体现在乘客走出地铁的最后一步。为了满足特大城市市民在周末、节假日和春节期间的出行需求,自2017年4月28日起,上海轨道交通部分线路每周末和节假日均延长至零,平均延误时间超过60分钟,最长延误时间超过80分钟,让更多的城市夜归者能够充分感受到上海的温暖。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随着建设网络的不断扩大,上海的“大动脉”——上海地铁也在继续跳动。上海地铁的功能正在从旅游服务向综合服务扩展。地铁不仅提供了出行选择,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精彩的东西。

日平均客流量为829万人次

广州:地铁承载了该市一半以上的公共交通出行

魏先生住在广州番禺广场,每天乘地铁去珠江新城上班。关于地铁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他说:“地铁还是很方便的,大约要半个小时才能到。如果你开车的话,高峰时需要一个多小时。”

2019年元旦假期期间,广州地铁日均客流达到989万人次,这也是广州地铁长期引领中国客运密度的一个缩影。

除了强度,广州地铁经受住了极端天气的考验。去年夏天,强台风“阿云尼”给广州带来了暴雨。“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我们已经建立了五道防线来应对洪水。”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林表示,由于台风期间积水,只有三个出入口暂时关闭。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随着地铁线路的日益便捷,人们越来越喜欢乘坐广州地铁。六年来,广州地铁安全行车15.93亿公里,载客151.3亿人次,日最高客流量1002万人次,日平均客流量从563万人次增加到829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出行量从37%增加到51%。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将公众的声誉作为广州地铁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丁激动地说。

从2013年到2018年,广州地铁网络里程从260公里扩大到478公里。在过去的六年里,广州地铁的不断扩建不仅缩短了空人与人之间的时间距离,也促进了广州这个枢纽型网络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从2013年的260公里到2018年的478公里,广州地铁在这六年里快速编织了一张网,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2018年12月28日,14号线一期,21号线增城广场至镇龙西段,广佛线燕岗至立夫?部分已完成并打开。至此,广州地铁将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为建设网络化城市奠定交通基础。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2018年11月19日,广州地铁3号线、5号线、7号线、10号线、12号线、14号线等六条新线开工。,正式开始。广州进入地铁建设的高峰期,12条线路(路段)和345公里正在建设中。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将使城市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这幅画的版本:安迪

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07版)

标题:轨道延伸,你我出行更顺畅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