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6字,读完约3分钟
专家表示,各地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应急”解决优质企业的财务问题;二是优化经营环境,在制度上创新突破,中长期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记者梁敏编辑林建
春节刚过,许多政府向私营企业发放政策“红包”。《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除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外,许多地方还突出制度创新,出台一系列政策优化经营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业改革。
分析人士指出,在全国减税、减费的总体规划确定后,各地将出台更多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
春节后的第一天,上海、深圳等地向民营企业发放了一批政策性“红包”。
2月1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推出2.0版经营环境优化。该政策涵盖25个方面,如创业、办理施工许可和获得电力。上海表示,要不断优化多维、立体、全方位的经营环境,努力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同日,深圳市政府召开了六届五中全会。会议提出,在新的一年里,要做好民营经济“四千亿”计划的实施工作,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经营环境。
江苏省昆山市也在这一天召开了优化商业环境会议,并以“白皮书”的形式发布了23项具体政策,以加快非会议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
此外,河北省邯郸市还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十二项措施》,通过政策“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该政策包括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服务、缓解融资困难、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所长、金融评论家马红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解决优质企业财务问题的“应急”政策;二是优化经营环境,在制度上创新突破,中长期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自去年10月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这表明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他预计,今后各地将跟进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从最近的地方政策来看,除了缓解融资问题、降低企业成本等措施外,地方政府还普遍强调放宽市场准入。
例如,新疆最近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广泛的领域,实施民营企业平等准入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改革。
其次,对私营企业的减税和减费政策将成为焦点。为了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国务院今年将出台更大幅度的减税和减费政策。根据马红漫的分析,具体政策要到今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会公布。预计各地将进一步跟进落实,民营企业将得到更大支持和更大发展。
标题:多地派发政策“红包”支持民企发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