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3字,读完约2分钟
“我现在82岁了,我的耳朵没有瞎,我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在一个温暖舒适的家里,老人扎西告诉记者,“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庄园里30岁的农奴被算作‘长寿’。奴隶主只让奴隶劳动,缺乏食物和衣服,农奴与牛羊生活在一起,通常在25岁左右就老死。”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宋克村是民主改革前西藏最大的农奴主。王庆歌庄园。1959年,这里的奴隶和农奴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由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民主选举的农民协会。西藏的民主改革在这里迈出了第一步。
扎西是当年宋克庄园302名农奴之一。他出生在一个牛棚里,八岁时成了一个“查巴”(藏语,意思是租庄园的农奴)。1959年3月,热血沸腾的扎西成为庄园反奴隶制和自由运动最活跃的成员。那时,他只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一个“有屋顶的住宅”。
沐浴在党的阳光中,包括宋克村在内,西藏广大农牧区的每个人现在都有了生产生活资料,每个家庭都有了“有顶之居”。60年来,西藏人口增长了两倍多,人均寿命从和平解放时的35.5岁提高到68.2岁。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8.58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今,扎西住在一个两层的藏式庭院里,建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客厅有落地窗。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他的三个孙子中有两个在mainland China的大学学习。十多年前,宋克村有240多名村民住在二楼的藏式四合院里。去年,全村集体收入近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
"党的领导使西藏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扎西说:“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我要感受党的恩情,听从党的指示,与党世世代代同在。”
人民日报(2019年3月22日04版)
标题:“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