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8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敏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广安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从企业的角度,分享了柳工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的实践经验。
安说,倡议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化提供的历史性机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一带一路的市场需求与中国非常相似。中国制造企业完全有可能向“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产品和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展中国制造企业的市场。
另一方面,在发展国际业务时,企业将在产品研发、管理、制造和营销方面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能力,特别是产品实力、技术创新和营销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15年12月2日,“一带一路”——中老铁路首个项目在老挝万象举行奠基仪式。与此同时,柳工的九款高品质装载机、挖掘机和路面产品亮相。从此,柳工开启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篇章。如今,“一带一路”已成为柳工国际化的关键领域。据曾广安介绍,目前,柳工业务已覆盖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业务约占柳工总业务的30%。
"在过去的几年里,柳工遇到了许多挑战,也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安说:首先,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有战略眼光和战略决心。“一带一路”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复杂,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对市场的客户基础和政治经济形势有深刻的见解。一个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因为开拓国际市场并不容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应该有坚定的战略决心。
例如,曾广安说,柳工在2002年开始开发印度市场,并在营销初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然而,2008年,柳工作为中国的一家制造企业,率先在印度投资建厂,此后近五年一直亏损。然而,柳工一直坚持改善和加强本地市场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五年后,柳工成为印度工程领域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之一,并因此获得印度政府评定的“中印示范企业”和“最佳外国投资者”的荣誉。
其次,在海外寻找合作伙伴非常重要。一带一路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柳工的经验是,在一些大国,如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必须有多个代理商和多样化的渠道。在中小国家或地区,支持代理商可以打开市场。
第三,无论在任何国家或地区,企业都必须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行业法规、企业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也非常重要。许多中国企业因为这个问题在海外遇到了风险。
第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该沿着“一带一路”的道路推出自己的品牌。成为一个品牌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就像一个企业在沙漠中种树一样,每棵树都要精心呵护,长成一片森林,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布局中,企业应该扎营,而不是随波逐流。
标题:一带一路建设促中国制造业国际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