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拉萨3月20日电:“发自内心地感谢党”——“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新华社记者王琦,应岱臻
“他们这一代真的很幸福。他们喜欢吃的水果和喝的牛奶总是在家里。当我和他一样大的时候,最好吃一头驴,经常挨饿。”
18日,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长竹镇宋克社区74岁老人索朗多吉的家中,老人看着他的曾孙郎卡在他的膝盖上玩耍,开口说话了。
老人说他出生在民主改革前的一个农奴家庭。虽然这个家庭努力耕作,但他们仍然无法还清农奴主的债务。一个九口之家挤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吃不饱,穿不暖。
老人动情地说,改革前,收获后往往没有粮食,改革后收获的粮食都是他自己的。现在生活是由共产党给予的。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并遵守它。
再过几天,就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我的孙子小曾碰巧出生了。我全家都应该庆祝一下,老人说。
这里距离老人几百米,是宋克社区致富带头人卞巴的家。57岁时,他的父母曾是农奴。在他的记忆中,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生活和饮食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后来,在党的好政策下,我承包了家庭,做了一些小生意,逐渐变得富有了。”卞巴说。
致富后,边坝不忘先富后富,成立农牧民施工队,为社区十几个人的居民建房。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时间,他还建了一个体育场,在那里他可以玩“吹喇叭”的运动。
还没进入这个会场,你就能听到远处几个年轻人爽朗的笑声。“过去,我看到一些居民在淡季喝啤酒,打麻将。许多人失去了他们一年挣来的所有辛苦钱。我开始建造这个场馆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娱乐,也是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点。传统运动。”卞巴说。
宋克公社党支部书记卞巴次仁说,西藏民主改革前,宋克公社被称为宋克庄园,是山南藏族老农奴主索康王庆歌的六大庄园之一。1959年,宋克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庄,因此被称为西藏第一个民主改革村。
“最初的农奴劳动是给庄园主的。改革后,劳动成果都是他们自己的,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想法受到了启发。”卞巴次仁说,经过60年的奋斗,宋克社会的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18年,全社会经济总收入3427.4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5元。
富有的居民没有忘记文化遗产。“过去的民族传统仍在延续。比如,每逢节假日,我们仍然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面料也比以前更加讲究。”卞巴·次仁介绍。
“宋克社区是我们区的先进典型。几十年来,这个地区的人们都注意到了民主改革带来的变化。2017年,奈东区将实现扶贫。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以“圣地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农村振兴战略,使居民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山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奈东区委书记尼玛·次仁说。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黄伟
标题:“从内心感恩党”——“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见闻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