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2字,读完约3分钟

国务院政策简报介绍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确保“小微”融资增加规模和降低成本的综合政策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举行国务院政策吹风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淑敏、发展改革委金融与信贷建设司司长陈洪万、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司司长李俊峰出席。 介绍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相关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综合施策确保“小微”融资增规模降成本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的措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工农外交关系,今年要率先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比去年降低1个百分点。

综合施策确保“小微”融资增规模降成本

对此,朱淑敏表示,4月17日以后,银监会对大银行做了特别安排。在信贷供给方面,要求大银行自主制定普惠小微企业信贷计划,确保年增长30%以上。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一是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和内部绩效考核中充分体现优惠政策产生的红利,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二是积极降低收费,赚取利润;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信贷审批和贷款的及时性,降低小微企业的中间成本;四是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例,相应降低企业担保费和抵押物评估费的负担;第五,创新信贷产品,加大贷款展期支持力度,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资本周转成本。

综合施策确保“小微”融资增规模降成本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末,五大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99万亿元,占全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19.94%,完成年初制定的信贷计划的55.31%。一季度,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小微企业普惠贷款利率为4.76%,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综合施策确保“小微”融资增规模降成本

针对小微企业担保缺乏、担保成本高的问题,陈洪万表示,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现已连接全国44个部委和70多个大数据机构,收集了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红黑榜”等市场主体在内的320多亿条信用信息,为更全面、准确、及时地描述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奠定了数据基础。“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开发了‘新沂贷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它非常受欢迎。”陈洪万表示,“新沂贷款”将与金融机构充分共享收集到的小微企业与融资授信相关的信用信息,包括水电费用、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等。据不完全统计,相关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发放了1.5万亿元以上的“信用换信用”贷款,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

综合施策确保“小微”融资增规模降成本

“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不仅仅是降低利率,而是降低融资的综合成本。”李俊峰介绍说,银监会还在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的各项附加费用,引导银行业提高信贷比例;在没有其他实质性服务的前提下,只收取利息不收费;推进降低担保贷款担保费用,要求政府融资性担保机构对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费用原则上控制在1%以内,对500万元以上贷款担保费用控制在1.5%以内;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评估费和公证费,地方政府可以减免,相应的补贴政府不能减免;下一步,除银行以外的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定价将进一步下调。(记者陈)

综合施策确保“小微”融资增规模降成本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黄伟

标题:综合施策确保“小微”融资增规模降成本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