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1字,读完约5分钟
浙江曲艺传承发展交流演出现场
浙江曲艺保护遗产发展研讨会
东南形胜,三吴大都市,钱塘自古以来就繁荣昌盛。作为鱼米之乡,黔江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宝藏。其中,曲艺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营养,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曲艺生态环境的变化,一些曲艺项目的传承不容乐观。今年5月12日至14日,首届“中国浙江曲艺传承发展论坛暨观摩交流展”和“中国浙江(杭州)全国曲艺图书传承发展论坛暨观摩交流展”在杭州举行。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激发优秀民间艺术,促进保护和传承,11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美术学院曲艺研究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曲艺(保护)研究室、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说唱文学艺术学会协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浙江省曲艺艺术家协会、杭州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杭州市文化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演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华”)在浙江省杭州市共同举办“浙江好曲”浙江曲艺传承发展交流演出暨曲艺保护传承发展研讨会。57首代表曲目轮唱,围绕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展开的讨论,传统民间艺术复兴的帷幕在黔江缓缓拉开。
拯救保护让传统民间艺术重生
11月23日晚,浙江曲艺传承与发展交流演出在杭州艺术园举行。作为当天演出的九首曲目之一,杭州评论代表性书目《白蛇传·断桥初会》在掌声中精彩上演。杭州评点是明末清初形成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这是一种用杭州方言说、唱、讲故事的弹词音乐。它在杭州、桐庐、绍兴等地很受欢迎。随着老艺术家的去世,评论一度淡出了曲艺舞台。自2014年以来,杭州影评的遗产保护单位杭州影评鼓励剧院里的年轻人重拾经典。35岁的何磊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曲艺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来法的指导下,通过学习视频资料,重新开始了杭州解说词的传承。
在浙江众多非遗民间艺术项目中,杭州解说只是一个缩影。作为中国方言最复杂多样的省份之一,浙江有90多首古今民歌,有24个国家级和49个省级民间艺术项目。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环境被弱化,原本流传有限的曲艺逐渐衰落。许多曲艺项目,如宁波走秀、金华道情、嘉善宣娟,都面临着困难。"方言是曲艺的灵魂."杭州独脚戏全国代表性传承人刘坦言,青少年方言水平的弱化已成为曲艺传承的一大障碍。
为了拯救濒临灭绝的音乐物种,浙江省近年来通过口头采访、文本整理、录音录像等措施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其中,湖州拍摄并编辑了湖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湖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的口头访谈、传承教学和项目实践,并通过文学电影的传播提高了曲艺项目意识;宁波90岁高龄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平化·邵策的家书《水浒传》完整记录了“宋江”和“石秀”;金华已经完成了5部经典传统小说和10多首经典短曲长达200多小时的录音录像,整理出100多万字情歌。
建设文化生态,以创新焕发活力
在这次交流演出中,演员们聚集了以浙江省曲艺协会会长翁仁康为代表的著名曲艺艺术家,像何磊这样的新曲艺艺术家不在少数。当年轻一代接触到传统剧目时,古老的民间艺术有了生动的新诠释。
每场演出结束后,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曲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魏、副主任石、陆、独脚戏全国代表性传承人刘组成专家组进行现场评议。全省民间艺术表演不仅是演员们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反映浙江民间艺术现状的好方式。同时,在11月23日晚的交流表演中,该表演首次在腾讯大哲网站上直播,近47万人在网上观看。
21岁的张艾嘉(音译)是上海戏剧学院越剧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他在演出当晚重新演唱了歌曲《良心的桃子》。张艾嘉说,传统的宣娟演唱风格相对简单。为了丰富演唱风格,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粤剧、江南小戏、沪剧等元素,赋予了宣娟新的韵味。
“老观众喜欢传统的民间艺术,因为传统艺术中有思乡之情。然而,不可能将非传统艺术定位为充满陈词滥调的老年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说,最好的艺术应该让的妇孺老少都知道,艺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曲艺的非遗传遗传性应该有条件地创新和发展."魏说,保护与传承也是一个“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的过程,这就使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创新发展中进行。
事实上,随着“曲艺三进”在浙江的发展,曲艺越来越多地走进校园、社区和文化礼堂。据宁波市奉化区文化中心非遗办副主任孔琼平介绍,奉化“团体音乐艺术学校”流动书店“宁波走进草根活动”的国家非遗项目在过去三年中已经走访了奉化地区11个街道镇的主要村庄。今年,奉化区文化中心还与奉化区实验小学达成了联合培训计划,宁波将图书纳入了校本课程。在一至五年级的学生中,有30人被选入说唱班。目前,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这些小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宁波市《走书》的演唱和表演,并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奉化不是这样。如今,在浙江,传统民间艺术正闪耀在舞台上,渗透到生活中。据悉,自今年年初以来,浙江的“曲艺三进”已经演出了250场,覆盖观众5.5万余人,浙江当地群众对曲艺的文化需求正在悄然形成。
编者:郑庆英
标题:即使在山花盛开的今天,钱塘的余韵仍在歌唱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