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1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萌
在东非大裂谷的奈瓦沙湖岸边,碧波起伏,斑马、长颈鹿和水牛随处可见。如果没有远处高耸的钻探设备,可能很难将这个地方与肯尼亚奥卡瑞第四地热项目(以下简称“奥卡瑞项目”)连接起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和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使奥卡瑞项目打上了鲜明的绿色印记。
不仅在肯雅、巴、马、孟……一个接一个,进出口银行支持的绿色项目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实施,成为进出口银行保护青山绿水的最好诠释。根据进出口银行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
播下绿色环保的种子
肯尼亚的电力供应能力严重不足,而地热资源丰富。东非大裂谷大约有7000兆瓦的高温地热资源。地热能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奥卡瑞项目现场,地热井钻出温度高达200-350摄氏度的地热蒸汽,并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发电厂进行发电。
值得一提的是,奥布莱恩项目并不是进出口银行支持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特例。据了解,为更好地保护环境,进出口银行对海外项目实施环境和社会风险全过程管理。例如,在内蒙古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野生动物的行走不受影响,制定并严格执行了一个略显复杂的施工方案——14个动物通道、600个涵洞和61座供动物行走的桥梁。此外,施工方应根据动物的休息时间和生活习惯,灵活调整取土、挖坑等施工流程。此外,绿色环保意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
搞好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是进出口银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了解,本行严格遵循绿色金融标准的指导和约束,接受当地环保部门和国际环保机构的监督。
收获经济发展的绿色果实
进出口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出口银行一直致力于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真正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静静流淌的吉兰河正在“见证”一座大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的诞生,附近的村民对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庞然大物”非常熟悉——“它叫卡洛特水电站”,村民们总是脱口而出。
由于缺电,吉兰河畔希拉勒村的村民每天用电时间有限。在高峰期,他们通常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通电。
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有效地保证了卡洛特水电站的建设进度,也有望改变这里电力短缺的局面。2018年9月,卡洛特水电站顺利实现了关闭,这也意味着该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当地企业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巴基斯坦提供超过31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
进出口银行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他们的“清洁梦想”。在靠近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国,由进出口银行支持的225兆瓦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已经完成。它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如卫生和交通,还带动了当地的建材、农产品、交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刺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做“一带一路”的守护者
近日,进出口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报告。该报告旨在引导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支持更多的“一带一路”金融发展项目,从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进出口银行在推进“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和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支持方法和路径。例如,为满足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资金需求,进出口银行积极计划在2017年发行20亿元“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重点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绿色信贷项目。这是中国以市场化方式为全球投资者发行的首只绿色“一带一路”债券。此外,进出口银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支持了一大批涉及建材、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的绿色产业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进出口银行和世界银行联合推出了“中国节能融资项目”和“节能贷款三期工程”,共支持了75个节能贷款项目,贷款余额超过35亿元,有效推动了绿色产业发展。
标题:进出口银行:做“一带一路”绿水青山守护者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