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1字,读完约6分钟
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实际增长6.9%
农民继续增加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各项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载体建设,为农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在界定小康社会时,关键是要观察农民的状况。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4月23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实际增长6.9%。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速仍在“高位”,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
如何实现农民收入的两个“高于”增长?未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景如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农民收入增长势头良好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分析说,自今年初以来,中国农产品市场总体稳定,价格季节性上涨,带动家庭经营收入名义增长5.9%。农民工总数和工资水平实现了双增长。3月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7651亿人,同比增长1.2%;月平均收入达到3996元,同比增长7%,导致工资收入名义增长9%。三年来,各地贯彻落实工业扶贫攻坚意见,普遍建立了工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组织了多种产销对接活动。工业扶贫成效不断显现,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赵表示,6.9%的增速仍处于中高速发展区间,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民增收形势总体稳定。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未来两年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只能靠增长3.4%来实现。目前,这个目标基本上可以提前实现。
“目前,还需要未雨绸缪。农民增收始终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仍面临一系列下行压力。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给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赵说,从总体上看,预计随着农业供给方面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各项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农村新产业新经营形式的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局面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可以保持的。
工资收入是关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说,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取决于农民工的收入。只有实现工资收入的稳定增长,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虽然地方就业和创业创新已成为增加工资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总体而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难”和“用工荒”在一定程度上并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提高工人的素质,并大力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如何拓展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渠道?中国劳工研究会会长杨志明说,一些地方招聘工人的困难主要是由于招聘技术工人的困难,这反映了培训工作的不足,表明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的紧迫性。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了一份移徙工人技能提高计划;2018年,全国新增1100万农民高级工人和技术人员。过去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是由政府主导的,今后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作用。农民工就业是一种市场行为,最佳对接是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对接。
一方面,传统增收动能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正在减弱;另一方面,收入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形成和转化。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协会会长毕美佳认为,在城市中,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投身于家庭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在外卖和快递领域,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90%以上。在农村,各地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探索农村新功能、新价值,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未来,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集体资产分红将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都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动能。
“自1997年以来,工资性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的大局。2018年第一季度工资收入为1843元,2019年第一季度为2009元。”赵表示,下一步,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挥传统就业渠道的“稳定器”作用,还要积极培育新的发展势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产品粗加工、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推广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国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发展平台建设,特别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载体建设,为农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多轮驱动促进收入增长
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四驾马车”。要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必须打好基础,实施综合政策。专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为了保持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除了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外,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稳定农民家庭收入。2018年第一季度,农民家庭经营净收入为1449元,2019年第一季度达到1535元。可见,做好农业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工作,对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下一步,农业和农村部门将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和经营收入持续增长。
——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去年第一季度,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118元。今年第一季度是130元。财产性收入只占农民收入的一小部分,但它有很大的潜力。下一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和资产,创新农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
——逐步增加农民转移收入。2019年第一季度,农民转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816元增加到925元。下一步要继续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推进农业保险产品扩张,加快新型农业补贴体系建设,确保农民转移收入稳定增长。
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弥补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不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消费环境,也有助于稳定农民预期,增强农民的收益感,这对农民增收同样重要。(记者乔)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农民持续增收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