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2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张通讯员刘报道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分行召开的2019年第一季度黑龙江省金融运行分析会上了解到,2019年第一季度,黑龙江省金融运行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金融指标扭转了下降趋势,呈现明显回升态势。截至3月底,全省存款余额为26999.4亿元,同比增长10.6%,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贷款增长率略有回升。3月底余额为21246.4亿元,同比增长5.2%,比去年年末略有增长0.8个百分点;全省贷款利率自去年以来持续下降,3月份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5.78%,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会议指出,2019年第一季度,黑龙江省金融机构深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推进金融供给面结构改革,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首先,稳健的货币政策得到有效实施。分两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全省流动性释放84.5亿元。金融机构共动用再融资、再贴现等货币政策资金127.1亿元,保持了合理充裕的流动性。金融机构信贷经营状况改善,支持短期信贷需求和票据融资的意愿增强,表外资金继续回流实体经济,反周期调整逐步显现。
二是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继续深化“金助小微”系列活动,走访了1万多家企业,提供了3700多项金融咨询服务。受访企业融资收购率提高5.3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积极推进融资模式创新,推广应用“中国银行”、“云贷”、“快贷”等新型融资模式。积极参与“开门”等融资对接活动,已对接1666家企业,授信280.7亿元。
三是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增加农业贷款投资。3月底,涉农贷款余额8688.3亿元,比年初增加380.9亿元,同比增加44.4亿元。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贷款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继续推进,试点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69.1亿元,同比增长5.3%;新增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949.3亿元,同比增长14.5%。
第四,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培育、推广和债券发行承销力度加大。一季度,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7只债券,发行额为55亿元,为五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余额达到405亿元,同比增长8%。公司债券收益丰厚,目前银行间市场没有债券违约。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农业援助与退出服务、信息进村、农村电子商务、城乡社会保障等多元化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共建立了8,857个具有金融功能的农业信息机构,5,321个农业援助和提取服务站具备了电子商务功能。
会议强调,二季度全省各金融机构要围绕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坚持反周期调整的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持信贷增速合理稳定。政策性银行要突出发展和政策性主业,加强与地方中小银行的合作,为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信贷支持。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应加快网络布局优化,扩大信贷总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积极运用各种工具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大信贷供应。二是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第三,提高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质量和效率。第四,扎实做好支农、扶农、扶贫工作。拓宽金融支农领域,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将传统涉农信贷业务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务领域倾斜。积极优化贫困家庭金融服务,减轻贫困群体负担。加强扶贫领域金融风险防范,确保信贷扶贫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和回收。第五,积极支持对外贸易发展。提高涉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实施各项简化管理、分散外汇的政策,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标题:黑龙江一季度金融运行稳中向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