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6字,读完约4分钟
开放性和包容性是昨天“2019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的热门词汇。在行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期货市场各机构的业务进入了“集约型农业”时代。“保险+期货”的扩张、质量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以及商品互换业务对衍生工具的丰富,都成为市场参与者的热门话题。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在会上对期货业的发展进行了评论和规划。他表示,近两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上市速度明显加快,但与实体经济对保值的巨大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应该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继续增加市场内外的产品和工具供应。
“保险+期货”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提升
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是正商研究所自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以来提出的要求。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这项工作在不断完善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昨天举行的“保险+期货”分论坛上,正尚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尚研究所将继续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承担责任,成为精准扶贫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自郑商所“保险+期货”业务试点以来,品种数量从2个增加到3个,试点项目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40个。一些品种已从单点发展到县一级的全面覆盖,涉及的地区已从最初的4个省(区)增加到9个省(区),惠及7 675至50 132户农民。正尚支持的资金从425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目前,试点赔付率已超过70%,平均保险费率已从5%以上降至3%左右。
“可以说,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正商研究所的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扩能、提质、增效’的要求。”正商研究所相关人士表示,“保险+期货”项目得到了期货公司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事实上,一些期货公司用自己的资金独立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据了解,2018年,6家期货公司在陕西省延长县开展了1.5万吨苹果“保险+期货”试点,8家期货公司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开展了8个苹果项目,共承销库存苹果1.7万多吨,涉及保费800多万元。2018年,在正商研究所试点项目中,期货公司自有保费占比超过4%。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提供配套资金,支持探索“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去年,地方政府支持费占了正商研究所试点项目的11%以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博乐市、柯坪县和邺城县开展了10万吨棉花“保险+期货”试点。山东、陕西、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参与并积极支持。
商品互换业务继续扩大
在另一个子论坛上,《证券日报》记者也感受到了市场参与者对场外衍生品业务的肯定和期待。
大尚研究所副总经理王宇飞表示,近年来,工业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精确化和灵活化。场外期权、掉期、指数等产品在满足工业企业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和财务安排方面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优势,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悉,大商学院非常重视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多年来一直支持期货公司开展一系列场外期权试点,这是不断探索服务工业企业的有效途径。
“自商品互换业务成功推出以来,它率先在商品衍生品领域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商品互换工具。目前,化工、玉米品种已经开展了6项掉期业务,有效地满足了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王宇飞表示,交易所还重视商品指数的编制和市场应用,独立开发发布了37个商品期货指数,推广了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公司,开发了17个基于主要商业交易所商品指数的产品。
据了解,商品互换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12月,美国大商会批准了首批26家商品互换交易商的资格;今年3月,第二批31家商品互换交易商的资格获得批准。到目前为止,大企业中已有57家商品互换交易商,包括8家商业银行、7家证券公司和42家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
同时,为确保场外交易资金和场外交易资金的分离和安全有效转移,中国结算于2018年12月12日和2019年3月1日分别正式批准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民生银行(港股01988)作为综合业务的存管银行。此外,自商品互换业务正式启动以来,累计名义本金已达7000多万元。
王宇飞透露,交易所将进一步丰富商品掉期业务,推动利差掉期、基础合约等结构性期货产品上市,并应用大力推广商品指数,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标题:“点”“面”双提升 期货业发展进入精耕时代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