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6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商报(记者程明喜)4月21日,网上职业教育企业unicareer发布了《2019年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海归在国内就业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近70%的国际学生回国。遭遇文化观念、学校安置、政策限制等问题后;30%的国际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根本没有达到预期;在企业方面,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内大学生的竞争力迅速增强,与海归在竞争力上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另一方面,与海归相比,国内学生更容易融入国内企业的就业环境,对企业的工作要求有更高的接受度。正是因为这两个问题,海归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在工资或公司平台上碰壁。这种困境也直接反映在海归的工资水平上:报告显示,2018年近30%的海归实际年薪低于10万元,而近50%的海归预计2019年年薪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从工资水平来看,海归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
对于海归在求职中的优势和劣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友会的杨涵认为,适应性、成长性和国际视野是海归的三大明显优势。然而,与国内毕业生相比,海归的求职窗口较短,国内企业对国外大学了解不多,这也容易导致海归找工作。昆中资本执行董事吕克吕认为,出国留学是必要的,“走出去”是非常重要的。他仍然认可海归的力量和价值。报告还显示,英语表达能力、宏观视野和适应能力是海归的三大竞争力。Unicareer认为“高质量”和“高水平”海归仍然受到青睐,但海归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
标题:超三成海归学生首份工作未达预期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