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3字,读完约3分钟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要确保人口与土地利用相匹配,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人口、土地利用、城镇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等问题。,一些城市呈现低密度扩张的趋势。

适势求是:城镇化不是“摊大饼”

一些地方城镇规划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当地实际,难以实现生产空房、生活空房和生态空房的协调统一。如果盲目追求城镇规模,大搞扩张,就会加剧土地粗放利用和“城市病”问题。同时,如果没有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人口流失很容易发生,这将阻碍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应坚持集约、高效、生态的发展模式,将生产型城市与发展道路相结合,防止“大蛋糕”的蔓延,避免城镇“空集中化”问题。

适势求是:城镇化不是“摊大饼”

工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前提,城镇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个城镇已经扩大了,所以工业发展应该跟上。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把握产业发展是实现居民就业、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新型城镇化应坚持生产与城市一体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人民幸福、宜居、工业的新城区,推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加快空工业集聚,最终形成以产兴市、以城带产、产城结合、城乡一体化的新局面。

适势求是:城镇化不是“摊大饼”

当前,推进产业和小城镇一体化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方向。小城镇往往是农村的经济中心,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注重产业和小城镇融合,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化,增强小城镇吸引力,提高周边城镇化水平,降低人口跨省市迁移成本,促进登记人口城镇化。同时,也有利于城市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振兴。推进产城一体化,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按照优质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具有禀赋优势的产业,把地方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适势求是:城镇化不是“摊大饼”

要促进生产与城市的融合,可以在两个维度上取得突破。首先,大都市地区的空维度。推进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一体化的都市圈建设,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中心城市产业升级和功能升级,通过产业链分工和技术溢出将空总体发展转移到周边城镇,弥补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不足。按照功能、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框架,推进都市区协调发展,促进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均衡化和生态环境优美化的良好局面。第二,现有工业园区的空维度。目前,工业园区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城市的问题,功能结构相对简单。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应重视城市功能的转变。通过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生产、居住、办公、商业、休闲等功能区域可以相互交织,从而提高工业园区生产生活的活力,促进工业园区农民工的就地城市化,促进工业园区从工业孤岛向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的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变。

适势求是:城镇化不是“摊大饼”

(作者是上海财经大学长江三角洲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所执行院长)

人民日报(2019年4月19日09版)

标题:适势求是:城镇化不是“摊大饼”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