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7字,读完约5分钟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一个林业资源转型的城市,农业生产具有林农交错、复合经营的特殊市场状况。发展农、林、牧、渔、种、养相结合的“立体农业”是伊春市绿色转型的主要途径之一。年末年初,在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春耕资金需求,为立体农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沃土”。
早期研究孕育了破解融资顽疾的“种子”
“通过去年的联合担保,我从农村信用社借了10万元,只够种田;如果你想再种1000片菌类,你只能向老张借10万元。今年,他还想种真菌,我的钱可能还没谈妥。看看银行能不能帮我想想?”嘉荫县红光乡红边村村民邱说。在红边村的村部,20多名村民、村干部和银行代表坐在一起,一个关于春耕资金需求的研讨会正在热烈地进行。
2018年秋收刚过,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分行启动“绿色春天”融资对接活动,组织全市金融机构成立19个工作队深入各级农业部门、乡镇、林场等一线。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集中了解立体农业春耕资金需求、农户(林农)贷款意愿,梳理融资症结,提出解决方案。
副业发展资金不足,信贷额度低,都是从外地来的,民生需求集中在宜春市中心支行。随后,经过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讨论,工作目标、解决方案、时间表和路线图等指导意见被迅速传递给金融机构,以促进其实施,支持立体农业发展和更新金融服务理念的改革正在进行和酝酿。扩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规模、签订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合作协议等五项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相继出台,政府信用增级+产业链专项贷款、蘑菇农户贷款等11项金融创新产品相继推出。解决融资难题的“金种子”正在破土而出,金融支持立体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前期储备资金用于储存春耕生产资金的“基肥”
“农民的声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了确保有足够的资金为农业做准备,在2018年底,我们瞄准了我们的目标客户,并全力投入市场。元旦过后,我们发起了“好的开始”运动,以促进各种存款的快速增长。3月底,我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1.5亿元,比年初净增22亿元,春耕贷款准备充足。”龙江银行宜春分行负责人介绍。“同时,我们还挖掘潜力,通过增加到期贷款回收和调整企业贷款,积极实施农户贷款再投资。"
为满足立体农业春耕资金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指导辖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努力吸收公众存款,增强金融实力。截至3月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80.56亿元,同比增长9.02%。同时,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及时释放企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关注辖区内法人金融机构的地位,确保支农信贷资金充足;充分发挥“窗口引导”的有效性,引导农村信用社降低农民贷款利率,力求减轻农民负担,最大限度地造福人民。
灌溉的早期分配有助于开发金融“活水”
“今年春天来得比以前早,看着村里的种植者早早地开始在棚子里育苗,我很着急。多亏了银行的帮助,我才没有错过第一批棚子的早班车。”关亚东,一个蔬菜种植者,住在青山村,一个友好的地区,去年卖了近2万元的温室蔬菜,赚了一大笔钱。今年,他想扩大种植规模,再增加两个棚子。正当他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时,来村里调查的贷款官员了解到了情况,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给了他3万元的贷款。“在银行的帮助下,这个棚子在一周内就被扣住了。现在我看到这个幼苗已经有1英寸了。今年,这道菜可以比往年提前一个月上市,而且可以卖个好价钱。”古老的习俗传播开来。
与传统农业区不同,伊春市立体农业发展复杂而特殊,大部分林下经济作物需要提前在大棚内种植。自2018年冬季以来,黑龙江经历了罕见的暖冬和暖春,全省平均气温比正常高2.4摄氏度。
为应对季节性气候,实现信贷供给与春耕准备黄金期的同步,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了“一进一沉+两个承诺”的金融服务措施,号召全市涉农金融机构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将春耕准备信贷资金投放到农民手中。“一进”就是推进服务网关,开展现场办公和上门贷款,尽快释放支农资金,提高农民融资便利性。“一个下沉”就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下沉审批权限,缩短农业贷款审批流程。“两个承诺”是承诺在申请材料和程序完整合规的前提下,在3天内向老客户发放立体农业春耕贷款,在7天内向新客户发放立体农业春耕贷款。与此同时,一些涉农金融机构也主动推出了“5+2”和“白+黑”的工作制度,强调为农民服务不分昼夜、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只要农民需要,他们就会把金融服务送到自己的家园。截至3月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立体农业春耕贷款7.4亿元,规模同比增长5.6%,集中发放贷款时间提前近一个月,为立体农业春耕提供了有力支持。
标题:不负春光 紧抓“三早” 人行伊春市中支引导金融机构助力立体农业备春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