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1字,读完约3分钟

自去年以来,已经向尼泊尔、柬埔寨、缅甸和纳米比亚发送了5万多份国际爱心包裹。有书包、文具、美术用品、益智玩具、日用品等。在以熊猫为主的爱情套餐里。每件价值100元,不仅种类丰富,而且非常实用。国际爱心计划受到了受益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尤其是学校和儿童。今年,国际爱心包裹项目计划分发20多万个包裹,在未来三年,该项目将努力完成100万个包裹的分发。

中国扶贫基金会:用爱心传递友谊

国际爱心一揽子计划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众多国际援助和发展项目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红涛说,国际爱心包裹把中国人民的爱心传递给了受援国的小学生。国际爱心一揽子计划的实施给了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国际公益项目的机会。通过该项目,实现了中国普通百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连接了人们的心灵。

中国扶贫基金会:用爱心传递友谊

自2005年以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人道主义救济和长期发展援助项目,总投资超过1.6亿元,惠及约45万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扶贫基金会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并在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尼泊尔、缅甸和柬埔寨开展了长期发展援助项目。

中国扶贫基金会:用爱心传递友谊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有200多万人口。埃塞俄比亚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所有公立小学都不收学费。然而,仍然有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能吃早餐和午餐,学生的逃学率和辍学率非常高。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5年在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启动了学校供餐计划。目前,它覆盖了两国51所学校的9747名学生,在他们上学期间为他们提供免费膳食。

中国扶贫基金会:用爱心传递友谊

学校供餐明显提高了出勤率,降低了辍学率。贫困家庭的孩子会因为免费食物供应而留在学校,不会因为没有食物而在街上乞讨或工作。学生的课堂表现变得更好,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他们的成绩也提高了。此外,在埃塞俄比亚,中国扶贫基金会还为贫困学生的母亲提供母亲小组工作,为贫困学生提供午餐,并解决一些贫困妇女的生计问题。同时,通过餐饮、采购和仓库管理,妇女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提高。

中国扶贫基金会:用爱心传递友谊

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事处的工作主要包括公平优质教育、国际志愿服务、水卫生等。其中,缅甸同伴奖学金计划为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全日制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支出600万元,已有1300名学生从中受益。

中国扶贫基金会:用爱心传递友谊

缅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内武文表示,他们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基金会不仅为缅甸的高等教育提供援助,还帮助缅甸的基础教育。“这是为了缅甸的未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廉丹)

标题:中国扶贫基金会:用爱心传递友谊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