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3字,读完约4分钟
大家都说■我们的记者陈伟
最近,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报告、2019年3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报告和2018年底金融机构总资产。
其中,3月底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6%,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0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增加9526亿元;外币贷款增加461亿美元,同比增加137亿美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8.1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4万亿元。
业内人士对m2增速、信贷结构、社会融资规模等热点数据及其发布的信号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3月m2
创下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长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主要原因包括:自2018年11月以来,3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实现了“五连升”,外汇持有量有望实现正增长,有利于流动性;财政存款减少6928亿元,同比增加2126亿元,货币供应量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信贷增速加快,衍生能力增强。此外,3月份m0同比增速从-2.4%升至3.1%,m1同比增速从2%升至4.6%,反映出企业流动性改善。
在信贷方面,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了5.81万亿元,同比增长9526亿元。分行业看,家庭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7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833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879亿元。
“需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信贷增长更加明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这表明,一系列前期反周期调整政策和积极促进金融投资需求的政策已经初见成效。就银行而言,在前五次RRR降息后,信贷供应能力有所提高。随着需求和信贷供给的结合,以及风险偏好的上升,第一季度的金融数据超出了预期。
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看,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增加9526亿元。其中,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增加5777亿元。信贷结构也有所改善。
连平认为,从信贷投资结构看,一季度新增贷款5.81万亿元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投资2.57万亿元,住宅中长期贷款投资1.38万亿元。一季度,企业信贷融资占比达到77.1%,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61.6%,表明2019年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明显增强。今后,我们不能忽视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变化。
对于3月份新增居民短期贷款的快速增长,连平表示:“我们应该重视短期贷款的使用。一些金融机构向居民发放短期贷款,这些贷款在使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一些居民可能会投资或购买股票等。尤其是股市自1月份以来有所好转,可能会吸引一些投资者。”
社会福利方面,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1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4万亿元。
招商银行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刘东亮表示,第一季度社会金融的大幅增长超出了预期。一方面,这表明以前的政策效果显著,另一方面,这表明总需求已经见底。预计宏观经济稳定的时间将提前到第二季度,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将继续提高。
3月,社会融资增速逐步企稳回升,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和企业信贷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增加。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表示,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政策下,央行和监管机构更加注重进一步提高部分监管指标的容忍度,建立银行激励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张军认为,在制度层面上,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应逐步“双轨合一”,从而从利率层面上明确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使央行今年再次下调RRR利率,这也更多是一种“替代”性质,旨在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廉价的中长期资金,并鼓励向实体经济放贷。
标题:一季度金融数据超预期 释放哪些信号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