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孙方珍

近年来,湖北省商务厅党组多次研究扶贫项目。部门领导走访了芷江市文安镇谭华斯村,了解扶贫工作的准确开展情况,并对谭华斯村的脱贫致富进行了规划。湖北省商务厅各分局关心谭华村,结对帮扶贫困户,现场与贫困户结婚,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母亲活动,为村里建一个阅览室。

湖北商务:产业“造血”扶贫昙华寺村

湖北省商务厅扶贫队队长李荣来告诉记者,昙华寺村位于文安镇东北部,属于文安镇的边缘村,面积8.6平方公里,有4个村民小组,420户,1341人,59名党员,5名村干部,耕地面积9124.3亩,主要种植传统粮、棉、油。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1350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7500元。昙华寺村有34户贫困户,包括14户红卡户、8户黄卡户和12户白卡户。

湖北商务:产业“造血”扶贫昙华寺村

贫困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疾病导致的贫困。超过一半的贫困家庭失去了劳动力,如重病、智力迟钝和肢体残疾。随着医疗费用的上涨,农民面临着摆脱贫困的巨大压力。第二,自然法则导致贫困。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是土地和社会保障。目前,这些老人中有一些不能照顾自己。第三,缺乏导致贫困的因素。该村地势高,缺乏沟渠水资源,灌溉条件差,种植水稻和玉米的收入有限。

湖北商务:产业“造血”扶贫昙华寺村

到2016年底,所有34户贫困家庭都已脱贫,现在他们正处于稳步发展、增加收入和致富的状态。

湖北省商务厅自入村以来,坚持精准扶贫,每年投资90多万元建设村级合作栝楼、脐橙种植工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完善昙华寺村基本要素,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扎根基层的驻村队伍严格实行跟踪管理,坚持考勤登记,并将重大事件和走访农民情况记录在扶贫工作日志中。2018年,两组人都在村子里呆了半年多。该办公室去年拜访了150多人。

为了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驻地小组制作了一本关于扶贫政策的小手册,并分发给农民;用展板宣传扶贫工作的效果和进展;在每一个贫困家庭都制作和悬挂了“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看”扶贫节目,让贫困家庭了解他们所享受的政策。2018年9月,湖北省商务厅在宜昌举办扶贫工作交流促进会。2018年10月,我办组织分支机构赴朱店村开展全国扶贫日活动和“精准扶贫,与我同行”党日分支机构主题活动,走访调查贫困户具体情况。

湖北商务:产业“造血”扶贫昙华寺村

为了激活昙华寺村的造血功能,彻底根除“贫困户”,湖北省商务厅坚持把工业扶贫作为提高扶贫质量的根本途径,因地制宜开发了千亩脐橙园和栝楼种植基地,建设了昙华寺村扶贫工业园。2018年共资助109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发展电子商务扶贫示范站,85万元用于发展短期效益快的栝楼种植和长期稳定的脐橙种植。以工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保证贫困家庭持续脱贫。目前,昙华寺村已种植土地270亩,树苗2万株,安排就业417人次。栝楼种植示范基地已种植70亩,种苗1400株,安排就业195人次,带来工业经济收入。

标题:湖北商务:产业“造血”扶贫昙华寺村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