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39字,读完约11分钟
核心阅读
通过“把脉”、“开良方”、“治病”三个步骤,政府、CPPCC、群众、专家、媒体等各方代表在同一个舞台上谈判、媒体展示、民主监督,把一件民生问题摆到桌面上解决。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联合召开了38次专题咨询会,与会人员733人,提出了125条意见和建议,使人们感到CPPCC会员与自己亲近,与自己亲近。
广州市农业讲堂纪念馆馆长、英东中学校长、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市电视台音乐总监、市商务局巡视员等15位各界人士,都在关注同一个话题——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这一幕现在是5月9日在中山大学眼中心珠江新城校区16楼的会议室里。
“他们都是CPPCC的成员。今天,他们和我们CPPCC机关的干部们聚集在这里,提前完成今年“议一议”的第三个主题,并进行调查。”广州副主席柯带领团队开门见山,指出了自己的目的。
"你调查的近视率在全国各大城市排名是什么样的?""除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措施外,校园里还有专业的教师吗?"“我听说现在有人工智能预测近视的可能性。它有多准确?”CPPCC成员轮流向坐在桌子对面的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教育局和眼科医生提问,并将答案仔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人民民主的真正含义是有话可说,人人有话可说。”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效率,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广州CPPCC探索建立民生咨询平台,迄今已就12个民生问题进行了协商。在旧建筑中安装电梯,在停车场建造充电桩,改造交通拥堵节点...在实施落地期间,困扰公民的民生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
严格选择话题,真正为人民服务,关注“群众最关心、最讨厌的事情”
住在广州荔湾区马沙巷(Masha Lane)一栋旧楼里的老贺(Lao He)拧开家里的水龙头,用詹妮弗的话说出了自己的心情:“嘿,你看,自来水总是可以用的,从来不会坏。”
但是一年前强迫自己每天半夜起床的痛苦经历,老何仍然铭刻在我的脑海里。那时候,旧建筑往往水压不足。为了确保白天有水使用,它只能在错误的高峰储存水。“每个家庭都是这样,所有能装水的桶和罐子都被使用了;有些人不得不从低层社区借水;敢私自拔水管,乱接水泵。”
老何没想到的是,在给前来上门调查的CPPCC成员泼了些苦水之后,他们自己的这件事很快就上了电视——2018年5月18日“有话要谈——广州”在CPPCC民生咨询平台的第三个节目中,CPPCC成员就老建筑二次供水设施升级改造和解决“最后一公里”用水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去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
这次讨论有了很大的进展:水务公司出资安装了二次加压设备的便利服务。同年,安装了28台水泵,另外12台正在安装中;市水务局正在配合市人大制定《广州市供水用水条例》,吸收CPPCC委员的建议,并“支付水价,服务终端”,明确用户共用供水设施交由供水企业维护;市和区财政补贴将改造2000年前建造的80多万居民的共用供水设施...
这是“有话可说”平台诞生以来完成的第三个民生问题。问题的根源来自CPPCC议员对民生痛点的实地调查。犯罪现场调查不知道的是,这根本不关他的事。据初步估计,广州市区有9,590个旧住宅小区,约168万户居民使用抄表,其中约2/3的用户使用二次供水。大量“三无”(无单位管理、无物业、无行业委员会)旧楼居民遭受了像CSI这样的用水问题。
“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CPPCC必须在‘使改革和发展成果更有利于所有人,更公平’方面有所作为。”CPPCC主席刘悦伦在谈到召开民生咨询会的初衷时说,在新的历史时期,CPPCC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坚持问题导向,关注民生,逐一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2017年底,广州CPPCC邀请CPPCC成员进行广泛调研,收集了270多项民生问题;2018年2月初,经过与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反复考虑和协商,选定了“旧楼电梯梦”、“加强共用自行车管理”、“提高旧楼供水质量”等9个议题,启动了“有话可谈”的民生咨询行动。
九个问题,一个接一个,照顾人们的痛点。从那以后,定期在电视机前看“有事情要讨论”节目逐渐成为广州邻里的习惯。通过“把脉”、“开良方”、“治病”三个步骤,政府、CPPCC、群众、专家、媒体等各方代表在同一个舞台上谈判、媒体展示、民主监督,把一件民生问题摆到桌面上解决。
注意过程,真正地协商,并且“讨论群众关心的事情。”
3月31日,2019年第一期《缓解广州交通拥堵》正式播出。随着去年9个问题的成功经验,通过民主协商解决民生问题的步骤更进一步。面对交通拥堵的“硬骨头”,广州市不仅邀请了广州市市长温与市民代表和会员进行面对面的洽谈,还大胆地将洽谈地点从视频工作室搬到了街上。用CPPCC常委曹志伟的话说:“当场提问,不要再照本宣科。”
交通拥堵是世界上的一个难题,它不仅堵塞道路,还堵塞人心。温郭辉坦言,“这是市长们经常面临的问题。”。当发出谈判邀请时,温欣然同意,“不仅一起想到了这件事,而且还设法使它在一个地方实现。”
从幕后转移到现场是否会引起旁观者的注意,使谈判过程“无法控制”?当谈判的大门打开时,出租车司机和普通市民都参与进来,并有不同的意见。如何确保谈判有序进行,取得实质性进展?“别担心,我们的每一个主题不仅经过充分调查和反复酝酿;在协商和解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研究和缜密的思考。委员会成员准备了合理化建议,以确保真正的协商,看到实际的结果,防止时间的噪音,并执行它。”CPPCC秘书长黄洁峰说。
正如黄洁峰所说,早在此次咨询的前六天,广州CPPCC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就组织了十多名CPPCC成员,对广州大道南北主干道沿线的几个拥堵点进行了调查;此前,CPPCC还与市交通局和市交警支队举行了专门的协商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经过初步准备,正式谈判进程正在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到处,CPPCC会员不仅准确地指出了黑点和拥堵的原因,还当场画了图,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如撤除几个红绿灯,左转时增加几条车道等。
京西路口广州大道的“堵点”以道路狭窄为特征。曾春航议员建议将双向四线路段扩阔至六线路段。“小距离解决大问题。这条路有900米长,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木。道路升级需要大量绿化和搬迁,这需要林业部门的支持。”
"园林局有人吗?"闻听后,立即指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落实委员的建议,并来到现场办公。
在两个小时内,委员会成员分析了“损伤”并提出了建议。市长当场回应,政府部门积极跟进,堵和堵措施加快...
在“有话可谈”的每个议题的协商中,召集CPPCC有关成员、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群众代表和媒体界人士组成联合研究小组,通过书面协商、对口协商和会议协商,在政府与CPPCC之间、政府与成员之间、群众之间搭建沟通渠道和桥梁,营造良好的协商氛围,使协商工作扎实开展。
2018年,咨询平台组织了84次调查,有221名CPPCC成员参加,并走进街道社区和人民之家,了解群众的声音,征求他们的意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联合召开了38次专题咨询会,与会人员733人,提出了125条意见和建议,使人们感到CPPCC会员与自己亲近,与自己亲近。
抓落实,真有帮助,“把讨论好的事情做好。”
谈判进展如何,付诸行动?广州CPPCC建立了政府与CPPCC的联合监督机制,加强了对谈判结果的处理、监督和反馈,实现了政府处理的无缝对接,并及时向参与谈判各方代表和社会公布了处理情况,以促进谈判结果的落实,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收获。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推广,第一期《旧楼装电梯》在实施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日前,记者来到广州市越秀区虹桥街三眼井小区豆腐21号楼前。居民们期待安装电梯已有多年,并且正在紧张施工。预计6个月后投入使用;在三眼井巷15号楼,居民们已经享受了几个月的电梯生活。居民李万平(音译)住在5楼,93岁的婆婆住在7楼:“在安装电梯之前,婆婆已经有很多年不能下楼了,她经常喃喃地说,‘我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晒到太阳’。现在,她老爸不仅可以经常下楼和老街坐在一起;如果有重大活动,我们上去看看,也很容易,也很快。”
众所周知,在旧楼安装电梯最困难的问题在于高低层居民的共识。以老城越秀区为例,经过普查,有4000多栋楼没有电梯,这是多年来电梯安装进度缓慢的根源。经过充分的咨询和“有话好好说”的讨论,2018年小区安装的电梯数量比2017年增加了50%。"今年还将安装120台。"住宅安装电梯服务中心(俗称“电梯办公室”)的负责同志介绍说。
在专题咨询的推动下,广州旧建筑电梯安装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继2017年荔湾区之后,2018年天河区、越秀区等8个区也出台了在现有房屋中增加电梯的工作计划;许多地区设立了专门的“电梯办公室”,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安装合格的电梯,7个区明确给予每台电梯10万元或15万元的补贴。
在“有话要谈”的谈判讨论过程中,广州CPPCC依靠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在线等平台的联动,实现全媒体沟通和推广。通过该节目的播出,公众对旧楼安装电梯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困难群众克服困难、安装电梯的信心明显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去年的两会上,委员谭以发言人的身份抛出“旧楼装电梯”的提案,表达了深切的感受。
“有事商量”,这是群众所欢迎的。处于最前线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由最初的气馁和担忧,转变为接受和欢迎,甚至主动上门“咨询”。以去年夏天的“巩固和促进‘蓝天’成果”为主题,市发改委发现,CPPCC委员最初提出的减少和关闭燃煤电厂的工作难以推进。出人意料的是,节目播出后,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势头,工作进展也快了很多。
该部门的一名负责人承认,他被拖到谈判桌前进行咨询。起初,他打鼓,没有底。他担心他的工作没有做好。CPPCC成员和公民代表来找缺点和挑刺;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事可谈”,而民生咨询实际上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帮助我们履行职能,优化政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刘悦伦透露,2019年春节前研究谈判议题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专门打电话主动提出将“住宅物业管理标准化”议题纳入委员会职责范围,希望依托CPPCC平台,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8年12月17日,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高度肯定了“有话可谈”平台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我们将共同努力,继续把事情谈好,把事情谈好”。为此,广州市委办公厅上个月正式颁布了《广州市民生咨询办法(试行)》,有望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第17版)
标题:“有事好商量”渐成常态(人民政协新实践)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