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2字,读完约3分钟
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整体风险水平大幅下降,互联网上非法集资蔓延得到遏制。2018年,当地公安机关对380多个涉嫌非法集资的网上借贷平台进行了调查。今年,打击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的力度只会更大,我们将密切关注打着“私募基金”、“养老扶贫”、“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影视文化”幌子的非法集资活动。
科学技术帮助监测和预警水平不断提高
为防患于未然,有必要在预防非法集资案件的过程中提高监测和预警水平。最近召开的2019年非法集资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搭建全国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控平台,努力把非工作从传统的“人对人”策略中解放出来,用网络管理网络,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更及时地提示风险。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发展。,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处置非法集资,并大大提高了监测和预警水平。
2018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与公安部、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等部门共同建立了全国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模块,全年通报了350多条涉嫌非法集资线索。据悉,目前,21个省(市、区)和4个计划单列市已经或正在建设大数据监控平台。
宣传内容形式更加多样
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段多样化、网络化,往往依靠“互联网+投资”模式吸收资金,或通过“微商”、“多层分销”、“手机应用”等线下开发,让人难以防范。有鉴于此,预防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教育覆盖面明显扩大。
2018年,非法集资问题部际联席会议侧重于将重点宣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以促进传教工作的正常化;中央和地方的宣传相互呼应,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据报道,在5月份的宣传月期间,各地开展了大规模活动,举办了5.3万多次讲座,涉及2,700多万人,覆盖了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2万多条新闻报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次数超过483万次,发送了2.3亿条风险预警短信。
为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还探索创新方式,利用讲座、案例分析、动画、录像、地方戏等形式,通过媒体、互联网、网格工作者、驻地干部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典型案件的审判过程进行了网络直播,在审判公开网上的点击率超过70万次。
为了真正防止非法集资,人们需要保持警惕。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在2018年陆家嘴论坛上总结道:“在打击非法集资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让人们认识到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回报率超过6%。有必要提一个问号,超过8%是非常危险的,而超过10%就必须做好失去所有本金的准备。”这也表明大众在追求投资回报率的同时,应该关注风险。
标题:全链条治理提升 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力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