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3字,读完约3分钟
14日,国务院办公厅定期召开政策吹风会,介绍认证事项清理的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底,已有13000多个认证项目被各地区、各部门取消。其中,地方法规设定的认证项目400多项,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认证项目11000多项,各地区取消的无根据项目500多项;各部门取消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1100多个认证项目。
去年9月,司法部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正式开通了“公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群众可以通过网站和手机客户投诉地方部门存在的各种认证问题。截至今年4月底,该平台已收到1,221起关于认证事宜的有效投诉,其中1,109起已得到解决,112起正在处理中。
“在已完成的件中,各地区、各部门取消并纠正了495件不合理的证明,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查;经研究,有589起案件需要保留相关认证事项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当事人均表示满意或理解。”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表示,根据已完成的数据,群众投诉主要涉及亲属关系证明、社会保障相关证明、户籍相关证明、公民身份证明、医疗保险相关证明、婚姻和生育状况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死亡证明、小微企业证明、公证证明等。
刘振宇说,通过清理认证事项,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实事难、工作慢、工作复杂等问题,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了“分配诉讼”改革,推进了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经营环境:一是增强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和幸福感;二是规范行政行为;三是深化智慧政府建设;四是行政管理模式得到优化。
关于取消证书后的替代做法,刘振宇表示,按照“分配诉讼”改革的要求,对认证事项进行了清理,决定了可以直接取消的认证事项,并立即停止实施,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不能直接取消的认证事项,通过法定许可、书面通知和承诺、政府部门内部和部门间验证、网络验证、合同证书等方式办理。
“认证通知承诺制度大大减少了普通人到行政机关办事和向其他机关发放证书的麻烦,大大节约了普通人和企业的办事成本。”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察局局长赵振华表示,由于通知和承诺制度涉及广泛的认证事项,不仅包括许可审批,还包括确认登记、行政机关的救济和协助申请等。,需要通过试点项目进行探索。
刘振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认证事项清理工作:一是做好认证事项告知承诺制度试点工作。司法部关于印发《认证事项告知承诺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近日下发,该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确定在13个省(市)和5个国务院部门试点;二是继续推进认证事项的清理和标准化。近期将以司法部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认证事项工作的通知》,做好后续工作安排;三是监督和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公布保留认证项目清单,促进清单的动态管理,防止增减;第四,要充分发挥投诉平台的监督窗口作用,进一步升级平台,更好更快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记者魏哲哲)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截至4月底各地区各部门共取消证明事项1.3万多项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