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7字,读完约5分钟

每个记者沈鹏每个编辑王可染

4月底,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以下简称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刚刚结束。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流的一项重要活动,第四届丝绸博览会于5月11日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Xi安开幕。

经过近六年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未来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驱动力之一。在中欧列车的推动下,亚欧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密切。以海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一大批企业走向全球。

近年来中国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如何?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就上述问题,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走出海外经贸合作区

“一带一路”的建设正由布局上的“大写意”向精耕细作上的“工笔”转变。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一带一路”峰会显示了这一发展趋势。

“如果我们说第一次峰会是为了搭建一个认可的平台,那么第二次峰会的目的就是为这个平台和公路上的跑车铺平道路,造福沿途国家。”白明说。

他认为,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产业发展中,除了产能合作项目外,海外经贸合作区是另一个亮点。

白明进一步解释说,由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很多风险。

海外经贸合作区的存在,可以使企业在“大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理想的“小环境”。

与此同时,海外经贸合作区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给沿线国家带来了许多就业和税收方面的好处,包括促进这些国家的贸易平衡、增加外汇收入和促进地方发展。

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了82个海外经贸合作园区,为当地贡献了20多亿美元的税费,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机会。

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的陕西,也与许多中亚国家建立了许多海外经贸合作园区。包括哈萨克斯坦艾菊粮油工业园、哈萨克斯坦咸阳纺织工业园和吉尔吉斯斯坦仲达工业园。

西方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

在中国40年的快速发展中,海洋经济给东部地区带来了许多红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内陆省份通过丝绸之路经济找到了新的贸易发展方向。

今年年初,传统外贸省份同比呈下降趋势,但四川、重庆、陕西、云南等内陆省份表现良好。

其中,今年前两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0.6%;重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4%。两者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出口增长。

一季度,陕西实现进出口总额856.1亿元。其中,进口380.3亿元,同比增长16.3%,居中国第四位。

白明认为,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已经逐渐显现。“西北本来是内陆,现在走在前列,必须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

其中,他特别提到要充分利用中欧列车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中欧列车不仅是一条线,而且是一个哑铃形的模式,以增加其双向辐射效应。

目前,中欧列车已初步形成跨国合作的国际列车运行机制。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和俄罗斯等七家铁路公司签署了《深化中欧列车合作协议》。截至2018年底,中欧列车已连接到亚洲和欧洲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共计13,000列列车,运输超过110万标准箱的货物。来自中国的列车的重箱率为94%,到达中国的列车的重箱率为71%。

白明:西北要扩大开放 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范围

此外,通过与沿线国家协调合作,提高通关便利性,平均检查率和通关时间减少了50%。

陕西拥有高科技和旅游优势

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为西部省份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港股00536);另一方面,随着东部经济因素成本的上升,许多企业正在向内陆省份转移。西部地区正在享受新一轮的发展红利。

作为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主办地,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即使在经济领域之外,陕西也与中亚国家开展了农业技术合作、跨国考古合作等交流。

2018年,源自Xi的中欧列车长安全年运营1235辆列车,是2017年的6倍。同时,在重载率、货运量和实际载重方面均居全国首位。

今年3月召开的中欧班列(Xi)会展中心合作论坛发布了《建设“一带一路”海陆联运通道倡议》,提出了建设中欧班列(Xi)会展中心的构想。

在这方面,白明认为中欧列车确实需要整合,但Xi不是目前唯一提出这一想法的城市。各地要取长补短,不能简单地重复内容。

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如何?

白明认为,陕西在高科技、文化和旅游方面有很多优势,在旅游、高科技产业、物流配送、亲空产业、现代农业等方面有很多机会。"未来发展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然而,他也强调,未来的发展“应该符合市场规律,政府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不能违反经济规律。”

标题:白明:西北要扩大开放 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范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