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人民日报记者阎锡宇照片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一贯坚持的军事纪律。它最早的发源地在湖南省桂东县沙田镇;最早的是“三个纪律,六个注意”。

6月下旬,记者再次踏上长征征程,来到位于罗晓山脉的桂东县沙田镇。

开车去桂东县南部的沙田镇,那里颁布了“第一条军规”。云挨着云,山挨着山,水挨着水。

1928年3月,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来到沙田镇。在革命队伍的初级阶段,有些干部和战士违反纪律,这使毛泽东同志很担心。

工农红军如何赢得村民的信任?革命军队在早期是怎样统一一致地建立起来的?

只有通过统一纪律,我们才能赢!在万寿宫后厅左翼的油灯下,毛泽东连夜起草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4月3日早上,36?在稻田的平台上,一个团的官兵整齐地排列着,毛泽东庄严地宣布,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命令,不要向工农索取任何东西,反对土豪,回到群众中去。走到门板前,捆上草,铺上草,友好地交谈,公平地买卖,偿还你借的,赔偿你的损失。

探访红军第一军规诞生地

只用了四十八个字,就说明了红军指战员不应该做的事情,并且画出了红军的“红线”:一切群众的利益不能损失半分;人们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脑海里。

红军战士在墙上刷了“三个纪律,六个通知”,并把它们写在背包上,铁律很快在人民军队中实行了。

此后,我们的军事纪律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得到改善。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毛泽东同志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公布三大纪律八项通知的指示》。从此,统一的“三大纪律八项通知”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军的统一纪律。

探访红军第一军规诞生地

当地党史专家在第一军规广场前向《人民日报》记者阎锡宇解释说

71岁的郭说,当红军住在郭大洪爷爷的家里时,每个士兵在喝水后都会放一个铜板。临走时,他还打扫了院子,给了爷爷棉絮和毛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爷爷说。”

纪律是军队的准绳,民众支持是最大的政治。“红军纪律严明,服从命令;爱老百姓,处处受欢迎。”这样的歌谣已经在沙田镇口耳相传。

“加强纪律,使革命立于不败之地”。纪律严明的红军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支持。在湘、粤、赣边界的桃寮村,来自17个家庭60多人的15名年轻人加入了游击队。

1934年,另一支红军队伍经过寨前镇来到桂东县。当地妇女组织洗衣队为红军洗衣服,还用中草药为红军泡脚。邓世平在客栈接待了红六军团的将军们。当她离开时,她没有接受来自红军的钱,所以官兵们悄悄地把10银元放在枕头下。

探访红军第一军规诞生地

邓世平的孙女黄今年60多岁。“奶奶经常想起红军,想着红军,希望他们回来再看。”。

邓世平的两个儿子黄存光和黄存荣当时都是中学生,他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红军,再也没有回来。

标题:探访红军第一军规诞生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