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8字,读完约4分钟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积极做好“六个稳定”工作,稳定投资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找准切入点,抓住符合群众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不导致重复建设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重效果。

专家:稳投资突破口在于基建补短板和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万博新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哲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会对出口产生一定影响。稳定投资是稳定国内经济、实现稳定产业转型的保证。

刘哲表示,稳定投资的突破口在于两个方面: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和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降,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于中东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地区,要加快网络、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为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等新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硬条件。

专家:稳投资突破口在于基建补短板和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院傅毅夫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稳定投资的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投资增速下降,提出了稳定投资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也对加强短期和弱短期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19年以来,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减税和减费、增加专项债务、推进发行节奏等方面。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有效投资明显增加。随着地方政府加快发行新债券,各地将及时用好资金,弥补不足,增强稳定重点项目投资的后劲。同时,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重大投资项目,涉及铁路、高端装备制造、房地产等领域。

专家:稳投资突破口在于基建补短板和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还重点部署了三大民生工程:推进旧城区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巩固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傅毅夫介绍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弱于制造业投资,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时,扶贫(如贫困住房、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农业、水利等领域也得到极大改善的空室。

专家:稳投资突破口在于基建补短板和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傅毅夫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对这三大民生工程进行了部署,表明优化投资结构、切中要害,既抓住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又没有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是典型的扩大有效投资。尽快实施这三大民生工程,有望进一步拉动消费,增强国民经济的内生增长势头,同时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增强居民的收益感。

专家:稳投资突破口在于基建补短板和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主任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表示,积极部署旧城社区改造政策,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对改善旧社区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培育新的住房消费需求。

刘哲表示,农村电力改造升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电力投资具有产业链长、规模大、挤出效应小的特点。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将在相关产业链中的电缆、变电站、电机及相关电网设备的投资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稳定投资的重要支撑。

专家:稳投资突破口在于基建补短板和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6月初发布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和支持项目融资工作的通知》,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应重点关注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包括许多与民生相关的领域。

傅毅夫说,三大民生工程符合通知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这次国家例会的重点部署为专项国债的重点投资项目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社会民生领域的“短板”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稳定国家投资和招商引资起到重要作用。

标题:专家:稳投资突破口在于基建补短板和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