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32字,读完约6分钟

我们的记者杜冰

银行业的快节奏“补血”计划最近迎来了一轮密集着陆期。根据6月18日披露的发行文件,华夏银行将于6月21日公开发行400亿元人民币的永久债券。同时,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近日披露,总额1700亿元人民币的优先股发行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在政策窗口下,今年银行资本补充计划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在充实资本实力后,银行业能否真正实现内生增长值得关注。

“补血”计划得到大力推广

中国银行最近宣布,其在中国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今年4月,中国银行披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在中国发行不超过10亿股优先股,募集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根据相关规定,这些优先股被纳入公司的其他一级资本。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与此同时,工行还宣布,该公司在中国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此前,工行在4月份披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在公司内部发行不超过7亿股优先股,募集金额不超过700亿元,根据相关规定,将计入公司其他一级资本。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除了优先股的发行计划,永久债券作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新的“补血”工具,也受到银行业的青睐。根据华夏银行6月18日披露的发行文件,华夏银行将于6月21日公开发行400亿元的永久债券,这将是继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之后的第三批永久债券。此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均披露了其永久债券发行计划。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它们最近通过使用二级资本负债和固定收益增长等工具,进入了集约化的“补血”渠道。宁波银行近日宣布,不超过4.16亿股(含本数)普通股的非公开发行计划已获宁波银监局批准;杭州银行最近发行了1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银行永久债券的发行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其中包括许多100亿元甚至1000亿元的大额订单;二级资本债券今年已发行4140亿元,超过2018年4007亿元的发行限额。与2018年6500亿元的银行资本补充规模相比,截至目前,今年银行披露的“血液补充”金额已远远超过去年。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银行资本仍然“吃紧”

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5%,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52%,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18%,与去年底持平。

根据监管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此基础上下调一个百分点。

从上述数据来看,虽然银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能够满足监管要求,但整体下降趋势不容忽视。考虑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银行表外资产的归还以及商业银行金融子公司的设立,银行业确实面临着更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中国银行副行长吴付林曾在2018年中国银行年度业绩会议上表示,全损吸收能力(tlac)要求明显高于现行资本监管标准,这使我行面临更大的潜在资本需求缺口。

行业分析师表示,从国有银行的角度来看,它们更渴望获得其他一级资本。以工行为例。截至今年3月底,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8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28%。根据这一计算,本行的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为0.44%。

这不是一个案例。根据要求,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应达到1%,而我国银行业平均水平尚未达到0.6%。

“为了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各大银行每年需要再融资1000亿元补充其他一级资本,融资压力相对较大。”中国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杨蓉表示。

在政策层面,支持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的“绿灯”已经开了。支持发行永久债券为商业银行巩固资本基础开辟了重要渠道,特别是为补充饥饿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政策支持不难理解。在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推进银行资本补充是通过改善金融中介的资源配置和风险抵御能力来降低经济波动、提高金融系统弹性的重要途径。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关注内生增长

加速“血液补充”可以解决迫切需要。从长远来看,资本补充后银行业能否实现内生增长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银行资金结构分布不太合理,资本运营速度快、资本周转率高的创新型企业所占资金比例仍明显偏低。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允许商业银行扩大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明确要求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资本补充银行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这意味着政策“开绿灯”补充银行资本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根据这一分析,行业专家认为,只有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力度。,让这些流动性强的实体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将得到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得到提高。否则,资金的流通会越来越差,收益会越来越低。尤其是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会越来越差,导致社会资源配置出现问题。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此外,对于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应加快转型发展中的中间业务等轻资本模式,减少对资本消耗的依赖。

业内专家认为,通过推进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直接融资,以减少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在此背景下,银行应转变战略、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主要是降低资本消耗,发展忽视资产的业务模式。

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例如,发展零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增加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贷款等。这些业务是未来银行转型的方向,以降低资本消耗,实现轻资本、轻资产和高效率。发展模式。”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说。

标题:银行业资本“补血”计划进入密集落地期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