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82字,读完约9分钟
农村消费越来越重要(我们村的新消费2)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的庙会上,游客们喜欢编织。
闫(人民视觉)摄影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
核心阅读
农村消费越来越热:今年第一季度,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比城市市场高出1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7%,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
山东平度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家庭耐用品消费受到青睐,农民追求优质消费和个人消费,农村消费的巨大潜力不断释放。
消费结构新亮点
旧电器被更新,新电器“飞进”农舍
"要说生活已经改变,电费账单是最好的反映."在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洞头村,原村会计刘元久记录了37年的账目:
" 1984年10月28日晚上,这个村庄通电了."
" 2008年,电费是214元."
" 2018年的电费是652元."
“从点煤油灯和烧柴火,到现在制造煤气和电,家用电器越来越齐全,电费自然也越来越多。”
在刘源的厨房里,有两个大冰柜。“我先买了冰箱,瓜果蔬菜都打包好了,所以我没有用好。”用冰箱代替它可以品尝海鲜,忍受不了妻子的尴尬,增加一个大冰箱,并智能调节温度,节省了很多心脏。”刘元久说,这几年变化不小。“大禹”电视已被液晶电视取代,摩托车已升级为电动三轮车,洗衣机已完全自动化...
据记者调查,平度农村旧家电正在更新,高档、全功能、高价值的产品备受青睐。大泽山镇的干部刘金强指着屋顶。“你看,每个家庭都配有太阳能热水器,这样方便洗澡。过去两年,旱厕已基本改为抽水马桶,不再招蚊子。”
“新成员”飞进了农舍。汽车等大型产品已经成为“新宠”。
“我以前以为我儿子被我的手机卡住了,现在我开始用我的手机了。”张积家住在南村镇新安街村,她开心地笑着,眼睛周围的皱纹越积越多。“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手机,可以看天气预报,每天播报新闻,与朋友和家人聊天,还可以拿红包。”
“我已经50多岁了,赶上了这次旅行,学到了很多技能。买菜,付电费,网上支付;我想念我的儿子,网上视频,很多事情都不用出去。”最近,老张然到付款大厅,开始了交通包。“看看镇上的这条路。这里有几家手机店,村民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它。”
南村镇干部崔晓明说,路很宽,村民手里有钱。购买汽车、外出工作、接送孩子上学以及不时进行自驾游都是时尚。一路上,几乎每栋房子前面都停着汽车。
“是的!”张积家插话道,“我去年也买了一辆车。起初,我看中了一辆“大众”车,但4s店直到一个月后才买到。我等不及了,所以我跑到隔壁的商店,换上了别克。早上付款,下午开车回来。“坐骑”从货车升级为汽车,别提它有多舒服了。"
"农村居民不再注重储蓄和小额消费,消费支出有所上升."平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晓东分析说,平度农村市场活跃,农民对家电、汽车、电子等产品的消费热情很高。尤其是家用电器和汽车等家用耐用品的消费支出增长迅速。2018年,平度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5亿元,比上年增长8%。
为什么农民热衷于消费?"口袋鼓鼓的,花钱就够了。"刘元久翻开厚厚的“小账簿”:1982年全家收入836.54元,2002年18,117元,2010年44,988元。在这两年里,田里的葡萄和樱桃每年可以赚10万元。另外,农民有更多的保障,他们不用担心养老,他们可以报销80%的医疗费用。
农村市场正在成为一片新的蓝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农民收入年年创新高,口袋里有钱可以“消费”;社会保障网络编织牢固,农民“敢消费”;农村道路、电网和其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可以“消费”。多重积极因素激发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消费观念正在升级
从“买你想要的”到“买你想要的”,追求品质和个人消费是一种趋势
我过去买我所有的,但是现在我可以买我想要的。在平度,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正在升级,“菜篮子”和“购物车”变得更加优质。
“邻居们搬回超市的两箱香蕉,并称赞他们。我很快就去了。”在南村镇大溪头东村,村民新秦书提着菜篮子冲了出来。
“去超市买蔬菜和水果,一幅新鲜的画,说花椰菜和韭菜,打听了一下,是那天从地里批发的。时不时地,买一些新把戏,改变你的口味。”馨秦书说,“我以前没敢想它。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小吃摊,而且它们仍然皱巴巴的。到了冬天,他们就惨了,只能吃白菜。”。
“开超市方便多了。我喝了几杯老姐妹酒,推着购物车,吹着空的调子。我也有会员卡,有时还会打折。”欣秦书说。
大溪头东村党支部书记陈希敏接过话。“在过去,吃和穿,每个人都追求节约和节省,现在他们追求的是良好的质量。就连阿姨和阿姨也买东西和识别品牌!”
走进南村镇的奥邦超市,冰柜里有蛤蜊、扇贝、琵琶虾和其他海鲜,都是几个女人精心挑选的。在精品蔬菜柜中,有机蔬菜“穿”上保鲜膜;日用品区和服装区的货架令人眼花缭乱。
“农村消费者也变得挑剔起来。”超市经理陶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端午节期间,超市每天可以卖500磅蝎子。味道包括八宝粥、花生等。在中国,一些知名的蝎子产品尤其受欢迎。”
“像城市人一样,农民现在追求‘健康’、‘新鲜’、‘舒适’、‘时尚’、‘方便’和‘质量’。”农村消费正在从传统的生产性消费向发展性消费转变。”平度市蔬菜副食品管理中心主任尹光耀说。
记者发现,“品牌”、“质量”、“特色”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口头禅。张积家的新家于去年竣工。他花了20000多元,为整栋房子选择了定制家具。“整个衣柜、书柜和电视柜都是名牌,盘子、款式和颜色都是按照我的想法设计的。不仅省心,而且尽可能地给空留有余地。”
智能商品受到青睐。“我最近买了一个电饭锅,集蒸、炸、炸于一体。我还可以读取温度,更好地掌握热量。我家一次买了两个。”刘元久说:
“无论是质量消费还是个性消费,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现象。在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农民基本摆脱了简单的物质满足,消费观念逐渐与城市居民一致,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再加上目前优质工业品下乡,农村市场流通顺畅,点燃了村民的积极性。”李国祥说。
创造一个清晰的市场环境
弥补监管缺陷保障农民安全消费
在农村消费市场火热的同时,也面临着增长的“担忧”。
明春镇的一家商店出售假冒青岛啤酒,市场执法人员没收了840瓶,并罚款1万元。
南村镇的农贸市场出现了大量假冒品牌的运动服装,许多人对此表示不满...
平度市市场监督局质量部门的负责人周清楚地感觉到“有更多的投诉”。农村商品质量不容忽视。去年,平度市市场监督局共收到1422起农村投诉,其中质量投诉788起,居投诉数量之首。
"要激发农村消费活力,必须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刘啸东说,农村市场是特殊的,市场主体广泛,流动摊贩众多。基层监督队伍力量有限。一个乡镇市场监督办公室有两辆车和七八个人,很难到达每个角落。
要恢复农村清晰的消费环境,必须加快短板监管。“瞄准重点领域,关注农民的消费习惯,关注关键时段,如节假日、婚丧嫁娶和农忙季节。”刘啸东说道。在近期开展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活动中,平度市市场监督局对58个食品生产单位、480个食品经营单位、66个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市场进行了检查,有效遏制了农村市场的混乱局面。
“双随机性”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将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和消费安全纳入统一监管链,对保健品和食品实施百日行动……一系列强有力的监管手段为农民消费保驾护航。
专家建议,应该帮助农民开设更多的补习班,提高他们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洗衣机修理了两三次,没多久就出了问题。当我去商店问时,售货员推了三个障碍和四个障碍,没有办法带人。”任钊镇的农民刘欣说:“如果你吃得够久,够聪明,你就不能买东西,将来就转身离开。”你必须保留一张小购物票。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要求发表声明。”
在采访中,许多农民表示,当他们遇到质量问题时,商家拒绝否认,三天两头跑,“追鸡抓牛”,最后不得不放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作为消费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的指导,倡导消费前多方了解商品的性价比,检查商品外观,购物时保留收银票;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保存证据,并向消费者协会和其他部门投诉。
“把消费常识、法律法规编成警句,定期在集市上宣讲,村民们容易学习和记忆;在一个更大的尚超建立一个“和解室”,这样争端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与市场经营者面谈,定期集中整改;揭露和批评部分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下乡”,采取措施维护农村市场清正廉洁。”刘啸东说道。
《人民日报》(2019年6月14日,第18版)
标题:记者调查:农村消费越来越重品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