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9字,读完约4分钟
在中国市场,“不景气”的董事责任保险有望迎来一场“大爆发”?董的责任保险是一种进口产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具有很高的渗透率,但由于多种因素,其在中国的保险覆盖率还不到10%。如今,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市场调查和处罚案件的增多以及索赔金额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逐渐重视董事责任保险的作用,对保险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这个市场的利率也大幅上升。据报道,以前董事责任保险的费率一般为1‰~3‰,但现在的下限费率可以达到1%,即10‰。
国内保险覆盖率不到10%
据统计,在36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投保董事责任保险的不到300家,保险覆盖率不到10%。在国际市场上,董责任保险的保险覆盖率很高,比如美国股市的保险覆盖率就在96%以上。苏黎士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特别风险部高级总监毛良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根据他15年从事董事高责任保险业务的经验,从实际业务来看,国内市场董事责任保险覆盖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担心很难获得股东大会的批准。看到“董责任保险”这个名字,上市公司的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往往认为这是为董购买的一种福利。但是毛良说这实际上是一个认知上的误解。
他说,董事的高责任保险,全称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的责任保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责任和公司对个人责任的赔偿,另一部分是公司自己的责任。目前,在a股市场上,很少有投资者的索赔最终由董承担。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承担赔偿。这种保险的核心实际上是对公司证券赔偿责任的担保。此外,董事责任保险是“专用的”。即使公司资不抵债,无力支付,董事责任保险政策也可以作为一种可执行资产来补偿利益受损的股东,因此它实际上保护了股东的利益。
此外,还分析了董责任险保险覆盖率低的原因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该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没有得到上市公司的普遍认可和信任,这也反映了保险市场的低成熟度。与此同时,许多上市公司存在“从众心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购买董的责任保险,因为董的保险覆盖率不到10%。此外,如果连续投保两三年后仍无索赔,一些上市公司会感到“失落”,可能不会续保。最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以前,很少有上市公司被索赔的案例,上市公司认为获得赔偿的可能性很低。
毛良表示,在过去两年中,一些上市公司经过监管和调查后,逐渐加大了对保险公司的保险覆盖面。然而,此时,保险公司普遍认为监管调查是一种可能导致索赔的情况,这是一种已知的诉讼,被列为政策的例外。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经过监管和调查后,不再能有效地通过董事责任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比率明显上升
毛良介绍说,近两年国际市场董事责任保险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保险费率普遍提高。然而,国内市场的责任保险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从国际市场来看,费率上涨背后的原因是世界各地投资者索赔意识的提高、原告律师数量的增加以及诉讼费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结算,这使得上市公司的薪酬支出增长非常快。表示,目前,董责任保险在全球各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都在收紧核保政策,提高保险费率,降低承保能力,因为亏损日益严重。在美国,近年来证券诉讼的加速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与前五年相比平均增长了40%。海外公司被起诉在美国上市。其中,2016年美国股市有3只股票被起诉,2017年有11只,2018年有15只,自2019年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有9只。
毛良表示,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市场的诉讼数量和索赔金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同比增长38.39%,这意味着后续诉讼至少会达到这一增幅。同时,中国证监会从调查到处罚还有2-3年的时滞,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国内市场上市公司在证券诉讼和赔偿方面可能会有爆炸性的增长。
标题:300家A股公司投保董监高责任险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