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0字,读完约3分钟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的时代,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也需要配置数字化元素。”全国人大重阳金融研究所执行主任王文指出,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超出了预期。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数字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统一引导其发展。
5月27日,全国人大重阳金融研究所发布了《数字丝绸之路的进展、挑战及实施方案》报告。这份报告是由王文和全国人大崇阳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刘玉书共同撰写的。
数字中国的发展为数字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中国正在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其电子商务和数字消费引领世界,为数字“一带一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数字丝绸之路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同国家“准备好”发展数字经济的挑战,移动互联网的增长率高于有线互联网,新互联网用户的增长放缓,网络使用时间增加。
有鉴于此,报告建议进一步缩小“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发展差距,建立数字丝绸之路产品认证体系,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知识产权建设和技术标准,尽快公布国家级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规划。
目前,“一带一路”共同创建的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是显而易见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张百超和沈的前期研究表明,新马等国的数字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柬埔寨和印尼。此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也有自己的制约。中欧和东欧的数字经济准备程度明显高于中亚。针对相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刘玉书建议,中国应依靠自身能力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发展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更多国家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进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字经济生态,构建数字经济合作平台,构建数字经济支撑体系。
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工笔画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环境来看,国家层面开放、包容、透明的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更有利于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刘玉书表示,制定国家级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可以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明确政府职责,规范企业行为,避免地方竞争发展中的重复建设。此外,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所面临的政治、宗教文化、法律制度等问题的差异也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促进和协调。
《报告》还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相关概念的广泛接受和认同,“一带一路”共同建设的国家数量仍在增加。建立“一带一路”或“数字丝绸之路”的产品认证体系,有利于中国制造品牌的整体营销。
刘玉书补充说,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和智慧城市是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的核心内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升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化改造的程度。数字丝绸之路的互联对于缩小数字鸿沟,促进世界各国讨论、建设和分享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数字互联发展越快,缩小国家间数字鸿沟、促进全球均衡发展的基础就越好。
标题:以国家方略指引数字丝绸之路发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