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1字,读完约5分钟
“投资者网络”张伟
在最近冲刺科技板块的热潮中,生物医药公司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据统计,截至5月30日,112家公司中有27家生物医药公司计划登陆科技板块,远远超过集成电路(12家)、人工智能(6家)、物联网(3家)和大数据(3家)等其他热门行业。
“投资者网络”发现,一些生物医药公司没有走通常的道路,当他们的同行涌向科技板块时,他们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本公司为成都康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华生物”)。
根据康华生物提交的招股说明书(申请草案),计划募集9.9亿元,其中6.25亿元用于扩大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生产能力。然而,融资计划一经公布,就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质疑。
批量发行限制了产能扩张
根据投资者的研究。目前,国家对疫苗产品实行批量发放制度,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在内的各类疫苗产品,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投放市场。人用狂犬病疫苗可分为两类: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和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前者主要由成达生物、宁波荣安、广州程诺等公司生产,是主流产品,而后者暂时由康华生物独家生产。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主管部门每年发放的狂犬病疫苗数量在6000万至8000万剂之间。康华生物2018年共发放223万剂冻干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占总发放量的3.34%,远高于2016年0.5%的比例,但与成达生物(71.62%)、宁波荣安(65.49%)、广州程诺(62.87%)相比,
关于“如何消化募集资金扩大的产能”的问题,康华生物在接受《投资者网络》采访时表示:“过去10年,家养宠物的数量一直保持着年均30.9%的增长率。随着宠物市场的扩大,人用狂犬病疫苗仍将大量使用。公司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是合理的。今后,公司将采取扩大营销网络覆盖面、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加强学术研究与合作等方式消化新的产能。
但是,在批量发放制度的约束下,扩大后的产能能否顺利转化为收入和利润,显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轻研发、重销售
低发行额也限制了R&D在康华的生物投资。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的信息,康华生物只有一种吸附破伤风疫苗(临床前阶段)和两种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在继续开发。招股说明书显示,康华生物近三年在R&D的投资分别为635万元、427万元和1795万元,分别仅占总营业收入的6.84%、1.63%和3.21%。
与R&D的低投资相比,康美生物的销售成本大幅增加。根据招股说明书,康华生物2016-2018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000万元、1.11亿元和2.48亿元,分别是同期R&D费用的4倍、25倍和17倍。
由此可见,康华生物是一家注重R&D和销售的制药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要攻击创业板?
关于“R&D投资低”的问题,康华·比奥在接受投资者网络采访时表示,“R&D投资与R&D计划和分阶段实施安排有关。未来三年,公司将遵循“升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空白”的研发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新工艺创新,保持特定领域的技术优势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产品
康华生物的低R&D投资也可能与其产品的独特性有关。根据公开信息,康华生物只有两种商业化的疫苗产品:acyw135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上市。
康华生物公司的运营收入高度依赖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人类二倍体细胞)。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和2018年康华生物冻干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41亿元和5.51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总收入的92.21%和98.53%;然而,近两年来,acyw135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销售额分别只有2040万元和821万元,所占比例很小。
康华·比奥承认公司的产品结构不够丰富。“如果新产品在未来不能成功开发,市场扩张不如预期,或者潜在竞争对手成功开发和销售冻干狂犬病疫苗(人类二倍体细胞),这可能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
与此同时,康华生物也面临着同行的竞争。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截至5月30日,施耐德、成达生物、浦康生物、北京闵海、马可纸非龙、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等6家企业(机构)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临床试验。其中,北京闵海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数据的揭秘,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也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阶段。随着未来类似产品的上市,康华生物无疑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在“奥康部”的首都地图上添加另一个儿子
根据投资者的研究。康华生物与浙江奥康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康国际”,603001.sh)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据公开信息,奥康国际的母公司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康控股”)主要从事皮鞋制造,拥有“奥康”、“奥龙”、“红火鸟”等皮鞋品牌,2012年主要在奥康国际上市。
目前,奥康控股的投资项目涉及房地产、金融、投资、生物制品等领域。康华生物是奥康控股旗下唯一的生物医学项目。
股权渗透图显示,奥康控股持有康华生物21.44%的股权,奥康控股实际控制人王振涛持有康华生物18.37%的股权,王振涛持有康华生物实际控制人康华生物39.81%的股权。
然而,奥康国际的生活并不轻松。年报显示,奥康国际2018年总营业收入为20.43亿元,同比下降6.7%;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下降39.53%。相比之下,尽管康华生物2018年的总营业收入仅为5.59亿元,但其返还母亲的净利润为1.66亿元。
面对上述挑战,我想知道王振涛和他的家人哪里有勇气将康华生物推向创业板?Investor.com将继续关注康华生物的成功上市。(思考金融产生了)■
标题:康华生物营收仅靠“独苗”支撑 轻研发重销售冲击创业板底气何来?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