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2字,读完约5分钟

近年来,热点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明显回暖,土地拍卖领域竞争激烈。几十家房地产企业抢地、几百轮招标、地价超过100%的现象再次出现。二线城市土地交易的恢复导致了全国土地交易的恢复。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证券时报》记者估计,今年4月,二线城市的土地销售收入占中国300个城市土地销售总收入的近70%。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业内人士表示,土地市场的复苏主要是由于市场调整一段时间后,补货意愿强、房企资金充裕、土地供应规模缩小、房企集中在二线城市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中央政府坚持“住而不炒”的坚定立场,对地价快速上涨的城市提出预警后,预计目前土地市场的上涨趋势不会持续太久,市场蕴含风险,因此房企的投资布局仍需谨慎。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土壤很热

源于房屋企业补充库存

4月30日,也就是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南京以约40%的溢价出售了7块住宅用地,总金额为72.1亿元人民币。从4月25日到4月26日,合肥连续两天售出25块土地,土地销售总收入超过210亿元。4月24日,苏州主城区完成了5笔住宅用地交易,共吸引资金135.7亿元。4月23日,武汉售出10个包裹,收集了228亿元黄金。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最近,房地产企业在热的二线城市收购土地的热情明显增加,市场热度明显回升。这些二线城市土地交易的恢复也推动了全国市场的升温。4月22日至4月28日,我所监测的40个主要城市的土地交易量环比增长64%,总出让金环比增长130%。其中,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和价格都有所上升。4月份,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为3346亿元,同比增长17%,同比增长24%。其中,二线城市宅基地交易活跃,土地出让金总额达2231亿元。根据这一计算,二线城市的土地销售收入占中国300个城市土地销售收入的近70%。此外,在前20名的土地出让金中,二线城市占据了15个席位,其中武汉以超过409亿元的价格领先,其次是杭州304.1亿元和苏州156.3亿元。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至于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最近明显回暖的原因,上海亿居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个原因是开发商从去年10月开始发行更多债券,融资更多,有钱就要拿地。第二个原因是开发企业投资的区域布局趋于趋同,大中型开发企业更看好一二线城市,回避三四线城市。第三个原因是今年楼市出现了“小阳春”,大部分城市成交量扩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楼市回暖也让开发企业觉得目前是收购土地的好时机。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从1-4月新增商品价值看,4月住房企业投资增加,二线城市仍是主战场。据克里尔研究中心统计,4月份中海、绿城、世茂、华润等房地产企业的征地量大幅增加,征地金额较前一年3月的平均值增加了200%以上。与此同时,在二线城市回报战略的推动下,二线城市住宅企业征地的普及率持续上升,竞争日趋激烈。从1月到4月,新增土地储备建设在二线城市的百强房企中占49%,从1月到3月上升了3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的比例为45%,比去年低13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土地价格正在迅速上涨

启动策略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城市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后,政策警告已经出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季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项调查时指出,一些热点城市的住宅销售正在回升,土地市场热度正在回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已对房价和地价波动较大的城市给出预警提示。4月17日,自然资源部再次强调住宅用地供应的“五类”调控目标。其中,如果消化周期为12-6个月,就必须增加土地供应;6个月以内,要大幅度增加和加快土地供应。此前,土地拍卖市场过热的合肥也下调了热点住宅用地的最高价格。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对于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未来走势,杨红旭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二线城市基本面相对较强,其中厦、津、石、福等城市降温较早,调整基本到位,征地时机越来越好。然而,由于受欢迎城市的政策仍然很紧,控制房价、地价和租金是这些受欢迎城市“一城一策”的核心指导目标。未来房价和地价将得到控制,增幅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人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可能控制在6%~7%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发公司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如果地方政府限制房价和土地价格,预计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将在第三季度略微降温。”他说。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嘉里研究中心还预测,在中央政府再次提出坚定不移的“住而不炒”的定位,并对地价快速上涨的城市提出预警后,当前土地市场的上涨趋势不会持续太久,土地市场的“疯狂”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无论是战略调整还是规模需要,企业的投资布局仍需谨慎,特别是对于地价屡创新高的城市和地区,盲目追求高价是不可取的。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中国指数研究院进一步指出,在适度紧缩的指导下,房地产行业的货币金融管理将更加审慎,房地产企业融资持续宽松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此外,今年以来,房企已进入集中偿债高峰期,流动性风险加剧,企业未来的财务压力仍将有增无减。然而,在“稳定房价”的调控目标下,高价地块/0/的利润明显下降,给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如果房地产企业的综合实力不足,资金压力将会放大。同时,受热点城市限价令和签约限制政策的影响,高价项目难以进入市场,直接影响资金的回报。总的来说,随着土地市场的持续升温,相关风险也在上升。在这种市场形势下,房企在战略上应该更加谨慎。

标题: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