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2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姚峰
在过去的2018年,民营小微企业被频繁搜索,成为过去一年的热门关键词之一。对于民营小微企业来说,2018年无疑是充满惊喜的一年。各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他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发展蓝图。《2019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为各省的发展增添了足够的动力,并使付诸行动变得负担得起。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发展盲目等因素,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民营小微企业不仅抗风险能力差,而且对资本等资源的吸引力较弱,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受到限制。
如何解决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困境,各省根据各自的区域特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进一步落实减费增效措施,加快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已成为各省关注的焦点。其中,《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大力推进减税、减费。2019年,全省坚持放流养鱼、休渔,规划实施了稳定企业、增加企业动能的新举措,制定实施了新一轮减轻企业社会保障缴费实际负担的措施,力争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收益意识。青海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大规模减税、减费政策,优化环保、消防、税收、市场监管等执法手段,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创业企业实行普惠性税收减免,继续实施分阶段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稳定缴费方式。
在加大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方面,各省都“有所动作”,努力打破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的资金瓶颈。其中,天津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安排100亿元再融资和再贴现资金,100亿元长期贷款便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增加对私营企业的信贷供应;按照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的方向,分别设立50亿元融资担保发展基金、10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和100亿元民营企业救助基金,为有发展前途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流动性支持。
除了设立专项项目和引导信贷资源投资外,开发债券股票和科技板块也成为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种选择。河南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探索民营企业债转股,引导企业增加股权融资,降低经营风险。对于擅长科技的民营小微企业,包括上海、广东在内的许多省市都提出了探索设立科技局的想法。
在利用债权市场方面,民营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浙江省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企业救助“白名单”制度,量化细化民营企业发债需求清单、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救助清单和困难企业救助清单。同时,重庆、山西等地也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利用好债务融资的相关政策。
应该指出的是,有必要培训“外部力量”,以促进私营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并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商业环境。事实上,各省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其中,甘肃省将在2019年坚持“除非进入名单”,坚决拆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无形门槛”;建立健全全程代理服务机制,实施“保姆式”、“贴近式”、“零距离”跟踪服务;实施全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开机场、电力、油气勘探开发、交通运输等领域准入,支持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整合发展,着力解决“无准入”问题。山西省强调要完善产权保护措施,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做好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的清算工作。吉林省提出实施企业培育行动,加快企业转型进程,完善企业家参与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红黑榜”,确保企业有“安静时间”生产经营。
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如何在未来发展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民营小微企业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版图纸:龚
标题:关键词:为民企解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