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2字,读完约3分钟
3月3日晚,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回答了媒体提问。
刘永好透露,今天两会准备了八项提案。其中,在《关于加强工业扶贫和完善稳定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中,他提出:加强扶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培养一批热爱农民、懂扶贫、懂管理、懂工业发展、有管理经验的干部;支持企业参与工业扶贫,促进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便利性,使金融扶贫能够覆盖深贫困地区。
建议的详情如下:
关于加强工业扶贫和完善稳定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8000多万人战胜贫困,实现稳定扶贫。然而,在消除贫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工业扶贫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一些扶贫项目存在产业水平低、链条短的问题。他们单纯依靠养殖等生产环节,缺乏深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的产业链联系。产品附加值低,带动扶贫和增收的能力有限。持续稳定的扶贫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自从我们在私营企业家中发起“光荣事业”以来,已经过去了25年。民营企业通过在贫困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养人才等方式探索扶贫之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新的脱贫时期,6万多家私营企业参加了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发起的“万家企业帮助万家村”活动。去年,Xi总书记给参加“全民企业帮助全村”活动的民营企业家写了一封特别的信,肯定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在减贫的关键一年,私营企业应在如何通过工业减贫项目和建立长期机制实现持续和稳定的减贫方面发挥作用。为此,我建议:
1、加强扶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培养一批热爱农民、懂扶贫、会管理、懂产业发展、有管理经验的干部。脱贫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要在特定的贫困地区培养一批专职扶贫干部。建议扶贫部门与政府、高校和企业协调,设立扶贫科研机构等机构,在高校开设扶贫管理课程和专业,加强扶贫领域人才和干部的培养。我们将继续为承担扶贫责任的单位和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和规范化管理经验。
2.支持企业参与工业扶贫,促进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制约企业深度参与工业扶贫的瓶颈问题,建议扶贫办协同财政、税务、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在项目支持、贷款贴息、减免税、扶贫资金使用权限、林地使用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力度。鼓励贫困家庭通过土地转让分享工业扶贫带来的利益,分享红利。引导部分扶贫农产品加工项目从传统的初级加工向特色加工、绿色加工转变,引导扶贫农产品向标准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贫困家庭稳定脱贫。
3.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便利性,使金融扶贫能够覆盖深贫困地区。应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运用金融技术控制运营成本,降低服务门槛,扩大客户基础,改善目前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率低和大量征信白户落后的状况,克服“风险识别难”和“运营成本高”两大难题,使专项扶贫资金更准确、安全、便捷地为扶贫项目、扶贫企业和贫困人口服务,努力向“让农民有云信贷”方向发展
主办单位:刘永好
2019年3月
标题:刘永好: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让金融扶贫覆盖到深度贫困地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