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a股市场的波动仍在继续,市场指数一直在2600点左右徘徊。受此影响,市场上指数基金的净值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自去年底以来,各类基金都通过指数基金进入市场。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567只指数基金的总规模环比增长近30%(etf挂钩基金除外),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净认购量占指数基金总净认购量的70%。

此前,一些嗅觉灵敏的基金公司很早就开始申请指数基金,目前仍有100多只指数基金有待审批,其中包括大量的ETF。如果这些待批指数基金今年获批,将进一步扩大指数基金的总规模。

规模欢迎爆炸性增长

由于活跃的股票产品表现不佳,指数基金已成为许多基金公司关注的焦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初以来,市场上已经设立了99只指数基金,总规模超过1600亿元。

其中,去年第四季度成立了37只指数基金,初步筹资规模达到1107.4亿元。发行数量环比增长24倍,筹资规模环比增长12倍。从产品形式上看,共有17只ETF,总规模为651.85亿元;共有3只上市开放式基金,总规模为8.36亿元;共有17只普通指数基金,总规模为447.16亿元。

指数基金规模延续扩容 仍有118只新产品等候入场

根据最近推出的基金产品,过去三个月,Boss央企结构调整etf、广发1-3年期中国发展债券、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交通银行1-3年期中国农业债券四只指数基金的初始募集规模超过100亿元。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567只指数基金的市场总规模为6821.15亿元(不含etf挂钩基金),比上季度末增加1397.6亿元,增幅为25.77%。

对于去年第四季度末指数基金的爆炸性增长,深湾宏源证券认为指数基金的增长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是净认购,二是新成立的指数基金大幅增加。

去年第四季度,各类指数基金均处于净申购状态,累计增加791.9亿元。其中,etf净认购量最高,达到558.7亿元。此外,普通指数基金、开放式基金和分级基金的净认购分别为204.2亿元、28.4亿元和6000万元。

目前,大多数机构建议通过固定投资方式投资指数基金。华宝证券表示,从牛三和机构的成功经验来看,认购数量低,持有期长,选择了正确的轨道,获利及时。这些明确的交易纪律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固定投资的投资方式有严格的纪律。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持续买入可以降低成本,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资本积累获得市场反弹带来的投资收益。

指数基金规模延续扩容 仍有118只新产品等候入场

力量布局指数基金

得益于去年第四季度末债券指数基金的爆发,各大基金公司延续了指数基金的申报热潮,申报了一批不同期限的细分债券指数基金,包括政策性金融债券、农业债券和中国发展债券。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官方网站,截至1月18日,市场上有567只基金待批,其中102只待批产品为指数基金。具体而言,它包括30只etf基金、13只lof基金、51只普通指数基金和8只增强型指数基金。

今年以来,共有11只指数基金被接受,包括兴泉、前海开元、鑫源、Boss、景顺长城、汇天富、郭芙、鹏华和银河基金。

此外,可以看出,一些基金公司之前已经尝到了债券指数基金的甜头,一些基金公司仍在累计报告债券指数基金。除债券指数基金外,智能贝塔指数基金已成为报告的主流,关注高质量和低股息。就产品类型而言,ETF和普通指数基金是首选。

指数基金规模延续扩容 仍有118只新产品等候入场

目前,市场将迎来118只新指数基金的扩张,其中包括已申报批准、正在过渡和发行的指数基金。

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钱景表示,海外研究显示,投资组合收入的90%以上来自资产配置。Etf因其低成本、高透明度和分散风险的优势而成为一种理想的资产配置工具,这也是指数基金规模在海外市场能够连续20年保持20%以上高增长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指数基金规模延续扩容 仍有118只新产品等候入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基金的马太效应仍在增加,尤其是在etf基金中。追踪沪深300、沪深500、上证50和创业板等基础广泛的指数(代表市场基准的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由华夏、南方、东方基金和华安等基金公司牢牢控制。

指数基金规模延续扩容 仍有118只新产品等候入场

独立金融评论员郭士亮表示,etf新产品仍取决于市场环境的表现。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背后,更加需要突出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投资优势。与此同时,etf不可避免地显示出分化的迹象,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适合发行etf。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突出基金净值的绩效优势更为关键。

指数基金规模延续扩容 仍有118只新产品等候入场

标题:指数基金规模延续扩容 仍有118只新产品等候入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