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7字,读完约4分钟

过去一年,货币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全年进行了四次“花哨”的定向RRR降息,并创建了定向中期贷款机制(tmlf),这进一步丰富了货币政策实践工具箱。

新年已定。结合近期的政策声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定向调控和精准滴灌仍有望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特征,以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保驾护航经济平稳发展。

新年有了新的气氛。结合货币政策转型发展的方向,货币政策能否更加注重价格传导、市场规则以及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双重协调”,值得期待。

定位趋势越来越明显

纵观2018年,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创新,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方向性特征。年内RRR四次定向降息,释放资金总额约为2.3万亿元;综合运用反向回购、中期贷款(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为不同时期提供流动性,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给。

货币政策新年新气象:保持定力 加强定向

2019年,这种“精确滴灌”的趋势预计将继续。以2018年12月底央行设立定向中期贷款工具(tmlf)为标志,定向工具进一步丰富,定向特征更加明显。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声明基本延续了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基调,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流动性比较充裕。定向调控和精确滴灌仍是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特征,并继续加大对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等弱势领域的支持。同时,货币政策调控也将注重增强灵活性和前瞻性,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除非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否则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泛滥。

货币政策新年新气象:保持定力 加强定向

“在这种情况下,估计2019年可能会有2到3次RRR削减,RRR定向削减的可能性甚至更高。鉴于贷款利率有可能下调,而目前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历史最低水平,预计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仍然很小。”连平预言。

华泰证券(Huatai Securities)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结合国务院常务会议、央行和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的声明,央行在1月份定向减持RRR的可能性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tmlf的利率比mlf高15个基点,这也被市场认为是货币政策在数量控制之外又增加了价格控制的一个因素。

中国央行前行长助理章小蕙写道,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监管框架正在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下一步,我们可以考虑将公开市场的短期回购操作利率作为央行政策利率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适当的时候定期公布。同时,应探索选择合适的指数利率作为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目标。建立和完善以长期贷款利率(slf)为上限、超额准备金或其他存款工具利率为下限的“利率走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规范市场基准利率。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中,更加注重各工具的价格维度,进一步理顺央行操作利率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最终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向价格的转变。

货币政策新年新气象:保持定力 加强定向

与宏观审慎政策更紧密地合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要求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这两大支柱的监管框架。2018年,央行的宏观审慎政策不断完善,越来越善于进行反周期调整,并在宏观审慎评估中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的评价指标(MPa);远期销售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0%调整至20%;重启中间价报价的“反周期因素”。

货币政策新年新气象:保持定力 加强定向

2019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微小变化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应加强“双重协调”。

最近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指出,应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监管框架。同时,“推进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的新提法也要求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密切配合。

货币政策新年新气象:保持定力 加强定向

章小蕙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稳定价格和促进经济增长,而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主要用于调节总需求,而宏观审慎政策更多的是针对杠杆;货币政策以利率为工具,宏观审慎政策主要依靠调整资本要求、杠杆水平和首付比例。虽然两大政策各有侧重,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你有我,我有你,它们也需要相互融合。

货币政策新年新气象:保持定力 加强定向

连平表示,鉴于2019年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仍将波动,各市场波动共振的风险不容低估,需要密切监控和妥善处理。

标题:货币政策新年新气象:保持定力 加强定向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