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4字,读完约4分钟

你知道吗?中国每年生产400亿支圆珠笔,可以绕地球100多次,但没有一支是完全由中国制造的。

中国可以建造航空母舰,但它不能制造圆珠笔

大多数人认为圆珠笔很难制造,但实际上并不困难。制造圆珠笔最昂贵和最困难的部分不是球,而是球后面的球座,其加工精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用来制造这种球座的钢,通常被称为笔尖钢,应该能像泥一样切割铁,但不能像泥一样柔软和腐烂。然而,这种钢技术一直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每年只能从日本和其他国家购买数千吨用于笔尖的不锈钢丝。

笔尖下的中国努力——打造中国圆珠笔芯的途径

2010年,日本将笔尖钢的价格提高了15%,国内3000多家制笔企业只能勒紧裤带,咬牙接受。如果中国不能自己制造钢笔尖,它只能接受别人市场价格的垄断,只能扮演装配工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的一个制造大国,中国可以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但为什么它不能完全独立地研发和生产一小部分呢?“圆珠笔的问题”更是“中国制造业的问题”!

由于技术封锁和没有参考数据,该公式是从零开始探索的

为了安装数百亿支“国产”圆珠笔,国家在2011年启动了关键技术研究。太原钢铁集团参与其中,决心啃这块硬骨头。

笔尖的厚度只有0.3-0.4毫米,加工精度极高,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其严格的性能要求,不锈钢原材料应易于切割,加工时不得开裂。

任何元素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钢的性能。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钢,有必要研究钢中微量元素的比例。进口nib钢的元素组成可以通过化学测试获得,而钢的加工工艺是其核心技术秘密。

由于受到国外技术的阻碍,TISCO的项目只能积累数据、调整参数和设计工艺方法,没有任何参考数据。成分比从几十公斤到用几吨钢精炼,经历了无数次失败。

经过五年不间断的磨练,它终于突破了世界性的难题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了每个人的信心。工程师什么也做不了。“和面”的灵感给了他们一个清晰的概念:为了使面团的软硬适度,必须在揉面过程中不断添加新的“材料”,并慢慢调整和平衡。同样,向钢水中添加工业“添加剂”并缓慢改善材料性能难道不可行吗?普通添加剂都是块状的。如果块状件可以变薄,钢水和添加剂将更均匀地熔化,材料的可加工性将得到提高!

笔尖下的中国努力——打造中国圆珠笔芯的途径

TISCO集团的工程师坚信努力终究会带来回报。在过去五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终于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添加剂均匀分布的钢笔尖,测试于2016年9月成功完成。经过十多次大规模炼钢,第一批加工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丝终于可以自豪地写上“中国制造”。

笔尖下的中国努力——打造中国圆珠笔芯的途径

创造“核心”的可贵工匠精神

TISCO发誓要从笔底做起,坚持从小处着手,打造大文章,正是本着打造“芯”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人才的优势,集中力量攻克难关,最终生产出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丝,有望完全取代进口笔!

从0到1,这位工程师花了五年时间和无数次测试,最终创造了“中国笔”,这是笔用不锈钢材料本土化和自主化的关键一步。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实现圆珠笔的“中国制造”,TISCO无数人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并取得突破。这种坚持和探索的精神真的很感人。在过去的30年里,好酒者坚持他们的初衷,坚持独创性,不断创新他们的品质,这也是值得品味的。

笔尖下的中国努力——打造中国圆珠笔芯的途径

30年来,金九一直坚持做好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工作,始终秉承“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从原始浸泡到数字提取,从传统技术到智能酿造,在坚持高品质酿造的同时,中国金九不断创新,用匠心帮助人们健康优质的生活,让消费者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笔尖下的中国努力——打造中国圆珠笔芯的途径

9月2日,第一期《TISCO集团工程师铅笔钢突破之路计划》发行。9月9日,锁定CCTV-10《走进科学》(15:42播出)和西瓜视频(12:00播出),中国金九邀请您观看第二期《中国功夫》、《在铁路上找针》,并一起探索磁悬浮列车上的疑点!(西瓜视频图片)

笔尖下的中国努力——打造中国圆珠笔芯的途径

编者:纪爱玲

标题:笔尖下的中国努力——打造中国圆珠笔芯的途径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