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78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著名诗人的诗集《罗诗选》由上海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石天国际策划,著名诗人中岛和赵义海编辑,被列为“中国诗歌百年名篇”之一。
罗,1969年生,河北衡水人。现为《天津诗人》主编、京津冀诗歌联盟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北文学学院第14任签约作家。他的作品已在《诗歌杂志》、《每个人》和《星星》等数百种文学期刊上发表,并入选《中国新诗300首(1917-2012)》、《中国诗歌精选》、《读者》和《图书摘录》等500多部精选作品,其中《父亲的燃烧的纸》、《纪念》和《日落》等诗歌在中国
据介绍,《罗诗选》是诗人罗在35年的诗歌创作过程中所选的121首诗歌,也是诗人第一部出版的诗集。
罗《诗选》分为四个系列:《我们生活的日子》、《故乡的灵魂》、《旅人》、《我必须向世界忏悔》,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气质和精神人格。密集的画面充满了对生命岁月的温柔和深情。
诗人是一位机敏的早熟作家。他15岁开始写诗。“当他快速或缓慢地度过写作的黑暗时期,回到写作的真正命题时,他的分支话语承担了精神出口的功能”。
罗在反复念叨中比较,寻找事物和事物,事物和我,以及我和人的异同。他还延续了内向、下沉和沉思的话语模式,更加确定、安静和温柔。他的诗歌具有精神的开放性,人与物、词与物都表现出相互激活和开放的过程,以世界上充满烟火的日常生活和兴趣为根本资源。
例如,《消防员老戴》将笔触延伸到工厂里的小人物身上,只捕捉到工具箱、邮局、香烟、烟圈、水银柱中的气泡等几个稀疏的图像,逐渐透露出即将辞职的“老戴”的灰色人生经历和悲伤情绪。诗中生命的苦难和对众生的终极关怀,是传统诗歌人文精神的动人闪烁。阅读《残疾的弗里达·卡罗》也从诗人旅行生活的瞬间情境中汲取诗歌,但阅读中抒情主体与弗里达·卡罗之间潜在的对话渗透着对人类生活本质的独特理解,指向了当下的遥远之地,媒介《弗里达·卡罗》导致了精神追求和困惑的命题。
罗·的及物性选择避开了纯诗和神性写作的“凌空”,恢复了词、物、生命之间的亲和力。此外,它接近于外形而不拘泥于外形,这是非常有趣的。他不时地回忆和表达过去。这种回溯感知模式中的情感过滤和智力介入满足了他非凡的直觉和认知,使他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探索自然不同于原生态,成为一种生命和情感的回味,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现象学理论所倡导的现象,即本质效应。在流淌着情感、思想和精神的河流中,往往潜藏着理性、意义和兴趣的“石头”;特别是当他的目光转向生活、生活和其他领域时,诗歌被提升为咀嚼和凝视一些形而上学的抽象命题,这可以给人一种知性的满足感。
例如,《关于自行车》完全从个人角度再现了自行车的历史记忆和变化,但对边肖直觉观察的深刻渗透使其成为一种基于对物体描述的对人的真理的洞察。《父亲的燃烧的纸》中的感伤的纪念情绪相对强烈,但最终“总是有希望/燃烧在前后”与其说是怀旧的表现,不如说是对怀旧的本质和味道的顿悟思考,在激烈的诗意之后增加了超越情感和深度的理性。
罗的诗歌实践再次证明,诗歌只是情感的表达,写作的迷信必须破除。诗歌和哲学不是不能相互包容的两极思维。它们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或者说诗歌有时是一种情感哲学,它既符合主体又符合客体。罗的诗歌充满了情感的舞蹈和灵魂的喧嚣,灵魂永远存在;但他没有让他们赤裸裸地出现,更不用说哲学思维只靠智慧来认识,而是采取了一种形象化的说话方式,这种方式既模糊又容易理解。
一方面,他选择了物质性的意象寄托,比如《给父亲的燃烧的纸》意在传达深切思念父亲的苦涩信息,但它并没有直接表达他的感受,而是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僵硬老茧、四月的柳树、纸钱、火焰、与父亲一起欢笑与散步、与女儿交谈等意象和细节来实现情感和理智。
藤茶中自然植物的书写触及了拟人操作中的象征本质。虽然它很普通,生长在荒山野岭中,但它重量轻、气味臭、味苦、易破碎,但它仍然“想回归世界”和“清热解毒”,这显然成了性格的写照和张扬。意象与象征的结合赋予了诗歌形而上的意义,并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式达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含蓄朦胧效果。一方面,事态结构被大胆地启用,例如,“兄弟的工厂”让位于事态的流动。在短短的二十多行诗中,通过无数琐碎的事件,包括行动和心理细节,集中我哥哥复杂的经历、乐观的性格、略显肥胖的姿态、多样的情感和无法控制的命运,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整篇歌词仍然洋溢着对他哥哥的爱、同情和理解。“随机生活”也有同样的效果。广材的叙事探索扩展了诗歌的成长期,也显示了他对复杂生活的干预、把握和处理能力。
罗的诗歌在技法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如果想象是陌生的,“轮椅”预设并虚拟了艺术现实下未来的生存方式,它神秘而有灵性。除了诗人的过渡主题风格外,它还表现出另一种风格,以及“黄纸钱/父亲在火焰中笑”或“美或空精神”等富有想象力的元素;语言镶嵌着现实和通感。“夜总是折叠着我/灵魂被干草覆盖”(《日常生活》),记忆是“一个碗/空,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故乡”(《故乡》),它的陌生化效果吸引着读者。《一个偶然的日子的生活》中意识流写作的引入和《兄弟的工厂》中宣叙调句式的运用,不仅拓展了情感空,而且增强了情感的丰满度,体现了罗诗歌的多元化倾向,也是诗人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
《罗诗选》主编中岛告诉记者,罗将应邀在郑州、上海、北京等地举办读书交流会。(胡庆军)
编者:纪爱玲
标题:罗诗集出版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