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8字,读完约4分钟
2019年8月7日和9月8日,维亚瞿岩先后进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校园,并受邀参加北京大学小间隙年和清华大学企业学院的招生活动。
在中国两所顶尖大学的两次活动中,瞿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曾世然分享了“探索和实现美好世界”的主题。他从国内教育产业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创新教育和国际教育在中国难以落地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对当前瞿岩教育困境的理解和解决方案。于是向清华北大的学生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
产业和政策的调整导致了人才需求的变化和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分享之初,曾设然从近年来产业结构和教育政策的变化入手,解释了人才选拔机制的巨大变化,凸显了社会对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新能力需求的增长。除了技术要求之外,这些新兴行业还要求从业者具备更好的分析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然而,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的综合能力正好可以弥补国内学生在这些能力上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行业的要求。
除了产业转型,教育政策的调整也使得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新一轮高考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其中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成果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中之重;高校自主招生和研究生入学考试逐步将研究性学习经验作为重点调查项目。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加,对研究性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
兴趣培养和科普教育占主导地位,但科研能力培养不足
在分析了需求之后,曾设然还介绍了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市场的现状。
人才选拔机制的改革促进了许多教育机构的出现,这些机构侧重于教育行业的研究性学习和培训。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蒸汽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其核心用户是5-14岁的青少年,他们的主要诉求是培养兴趣和科普知识。然而,对于16-24岁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背景,只需要提高自己的学术和工作能力的人来说,他们总是缺乏一个成熟的在线培训产品系统。
与线下机构的小规模、非标准化产品相比,在线科研培训更容易形成集中、大规模、标准化的产品体系,为需要提高科研能力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标准化的培训服务,也为整体项目体验和成果产出提供相对稳定的保障。
曾设然认为,严谨系统的科研训练可以培养人的分析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种煽动整个人才选拔体系,甚至可能打破和颠覆人才选拔体系的方式。
(VIAX盐教学和研究系统)
Viax salt有趣的解决方案:研究型学习
在分享的最后一部分,曾施然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解决方案,解决了线下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
VIAX瞿岩是中国领先的在线研究和教育机构,这种近两年出现的教育模式弥补了在线研究学习能力提升培训产品的不足。
瞿岩有800多名教授、医生和研究人员,涵盖艺术、科学、工程、商业和法律,他们都来自全球综合排名或专业排名前30名的学校。经过两年多的服务,瞿岩已经服务了10多万用户,包括4000多名付费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学术思维,提高他们对科学研究的认知水平,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拓展他们的国际前沿视野。
曾设然还分享了一些对盐感兴趣的学生在不同训练阶段的不同反馈。许多学生在选择研究性学习项目之前都有“科学研究能让我去更好的学校”的心态。随着项目的进展,他们看待科学研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逐渐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生活方式”。项目结束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好奇心、雄心和毅力”,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也是瞿岩的初衷。瞿岩总是希望打破科学研究的固有认知,削弱科学研究的效用,推倒学术壁垒,让更多的学术白人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魅力,通过科学研究探索发现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
“我们希望教给学生的是,他们可能会忘记20年后仍然记得的技能和内容。”在分享结束时,曾施然也表达了坚持科研和教育的初衷。
结论
产业改革和政策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才选拔机制的更新和重复。他们也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各界和高等院校对具有思辨能力的科研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科研教育将会适应这种变化,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创新与人才选拔制度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新领域。相信这一产业的持续发展必将推动国内教育体系的更快发展,为社会各界输送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照片由盐提供)
责任:张洋
标题:ViaX盐兴趣进入清华北大传播研究性学习思想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