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04字,读完约12分钟

“自2009年整体下滑以来,在2014年跌至历史最低点后,国内婴儿奶粉已经开始回升,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中国乳品协会主席高宏彬说。

自2008年以来,国内乳制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随着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中国乳制品行业遭受了重大打击,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一度跌至谷底。十年来,在消费升级、配方注册制度等新政策、新产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乳业逐渐走出阴影,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后,国内奶粉市场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行业增长率呈负增长趋势;2017年,国内奶粉行业增速回升至8%,这是三年来国内奶粉行业增速首次回升。

2018年,被称为“历史上最严格的”婴儿奶粉注册制度正式实施。截至今年2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了42批1138种婴儿奶粉,约400个品牌获得了合法地位。

在此背景下,澳友乳业(港股01717)、君乐宝乳业和贺飞乳业等国内奶粉企业宣布提高2018年的销售目标。去年销售额为70亿元的贺飞奶粉在国内婴幼儿奶粉中排名第一,今年的收入目标为100亿元,预计增长50%;被称为婴儿奶粉行业黑马的君乐宝,在去年销售婴儿奶粉25亿元的基础上,直接将今年的目标翻了一番,达到50亿元;奥友奶粉今年的目标是销售额增长50%,达到60亿元。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数字”看十年的变化

乳制品行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乳制品的安全性也一直牵动着消费者的心。在过去的十年里,整个国内奶粉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

首先,市场资源集中度有了很大提高。一方面,上游水产养殖资源更加集中。2008年之前,中国大约有220万头奶牛,但现在大约有120万头。其次,乳制品企业更加集中。2008年之前,有2000多家乳制品企业,现在不到450家。此外,在2008年之前,有300多家企业生产婴儿奶粉。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7日,国内共有93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龙头企业是奶业复兴的中坚力量,资源的集中也体现在龙头企业的马太效应上。例如,伊利和蒙牛在2008年前的收入还不到200亿元,现在它们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500亿至600亿元。

这也是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产品质量提高的一个缩影。就销售渠道而言,奶粉产品从大型超市流向婴儿用品商店和食品商店。2008年以前,超市和大卖场是奶粉的主要销售渠道,但现在,每10罐奶粉中大约有6到7罐是在专业的婴儿用品店出售的。婴儿商店不仅是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地方,也是体验产品的地方。消费者可以零距离接触和体验特定产品,同时完成消费者教育,传播品牌和企业信息。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然而,最值得注意的变化是监管。

三聚氰胺事件后,政府做出了监督牛奶来源的榜样,农业部门明确监督牛奶来源。与此同时,在2015年,颁布了“历史上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法”(后来修订),其主要目标之一是监管乳制品。

在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的过程中,奶源安全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自2016年以来,农业部不断组织出版《中国奶业质量报告》,通过权威数据展示中国奶业发展状况。2017年,中国乳蛋白和乳脂的平均抽检率分别为3.2%和3.8%,分别比原料乳国家标准高出0.4和0.7个百分点,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根据农业部的最新监测,2018年初,中国鲜奶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8%,而三聚氰胺等禁用添加剂的抽检合格率连续九年保持在100%。日前,农业部负责人表示,中国原料奶的质量水平处于最佳状态。

同时,一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国内奶粉也积极参与海外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抽查,“以证明清白”。今年2月初,香港第三方检测机构“水银饮”对在本地市场销售的全球16个品牌的婴儿奶粉中的1000多种有毒物质进行了检测。最后,唯一被抽样的国产奶粉君乐宝被授予最高安全等级的“绿色鱼”,这为国产奶粉的质量带回了一场游戏。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乳品专家宋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奶粉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技术和设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科学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根据中国的消费习惯和母乳的整体情况,加快自主研发。“过去,我们的配方是从国外复制的,但现在我们加快了自己的研发。”。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对产业链大惊小怪

虽然国内奶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国内奶粉与国外奶粉在市场份额上仍有差距。

数据显示,2008年后,国外奶粉的进口量大幅增加,不断侵蚀国内奶粉的市场份额。2007年,国外奶粉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只有35%左右。到2012年,这一比例接近60%,前三名是外国奶粉。

根据尼尔森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9月,虽然中国本土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仍只有28.5%,而外国品牌的比例高达56.2%。根据海关数据,2017年,中国进口了29.6万吨婴儿配方奶粉,同比增长33.7%。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婴幼儿奶粉的规模为850亿元至900亿元,外资仍占绝大多数。第一家达能售出超过130亿元,第二家惠氏售出近130亿元,第三家美赞臣售出超过70亿元。只有贺飞乳业和伊利可以与国内品牌竞争,但差距仍然明显。两者的交易量都在70亿元左右。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内奶粉销量明显增加,但市场结构与发达市场仍有差距。“发达国家三大奶粉行业的整体市场份额为65%至90%,而中国领先奶粉企业的集中度仅为27%,这意味着行业格局远非稳定,差距意味着发展空空间。”

乳品专家王定绵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奶粉品牌与国外奶粉品牌在技术进步和生产设备上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在设备上比国外品牌略强。从产品质量来看,它接近国外水平。

“其实,不要在这方面作出笼统的判断,国外奶粉也会有问题。”王定绵说,奶粉存在两种问题:一是人的主观行为;一是生产中的疏忽。“和三聚氰胺一样,牛奶本身没有它,因为加入水后,蛋白质会下降,而为了提高蛋白质的氮分子,有人认为它极其有害。”。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王定绵指出,乳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没有人能保证绝对不会有问题。因为牛奶是在管道中加工的,所以它是完全密封的,里面的东西看不见。如果管道设计不合理,清洗不到位或消毒不彻底,可能会产生细菌和感染。世界上记录的大多数乳制品中毒事件都是由工艺设计缺陷或人为疏忽造成的。牛奶本身是一种含有营养的营养菌,容易被外界细菌感染而变质,后期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也非常特殊。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乳品企业高管表示,要尽可能降低风险,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危机意识,规范管理,按规定的环节一步一步来,控制原材料控制、生产环节风险危机点、成品检验三大障碍。最后,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通风度、产品堆放高度、温度等”。如果产品堆积到10米或8米,下面产品上的气压会非常高,这将加速乳制品的化学反应。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这个人提醒说,在乳制品行业仍然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下游乳品企业业绩普遍提高的同时,行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上游原料奶企业连续两年亏损。

“上游水产养殖业,一方面,供应成本太高,原料奶成本太高,价格太高,而且是没有竞争力的;另一方面,产品结构没有得到充分调整。许多产品仍然使用大袋的奶粉,但并不真正使用生牛奶(生牛奶的价格太高)。如果企业使用国产原料奶,企业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将下降过快,制约发展。”该人士指出,要真正重建我国奶牛养殖新体系,坚持适度规模,坚持种养结合,以降低成本为核心,从而大幅度提高整体养殖效率。这是上游产业的出路。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重建消费者信心

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一直影响着数亿消费者的心。然而,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很容易被摧毁,也很难重建。

一些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仍然会选择国外知名权威品牌的奶粉,他们不敢在孩子的健康方面犯任何错误。

一些留学生也向记者指出,三聚氰胺事件是他们家庭难以忘怀的阴影。每次回国,他们都会听从亲友的指示,将奶粉带回国外,供不应求的局面无法缓解。“据说中国还有假奶粉,我们真的很难放心。”

为了重建信心,王定绵说,首先,企业应该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判断他们的产品。信息越不对称,企业就越神秘和不公开,消费者就越怀疑和不信任。努力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让消费者能够判断和分析这个企业或品牌是否可靠。其次,行业应该尽可能提供足够的行业信息,比如让一些有良知的专家来评估行业现象,正确引导消费。最后,政府的监督也应该提高透明度。它只公布测试结果,但不提供测试过程和方法等信息。消费者很容易不信任它,因为消费者不知道如何检测它。例如,测试的合格率为99.5%,消费者可能会问是否有信心达到99.9%的高品质产品。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事实上,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逐渐变得理性起来,他们不再盲目追随国外奶粉,而是更加关注奶粉的适应性。

未来模式

今年年初,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奶粉新政策”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面实施。从2018年起,未注册的婴儿配方奶粉产品将不再在中国销售。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新政实施的全过程中,对于商家来说,约70%的奶粉品牌将被淘汰,奶粉品牌数量将因配方数量的限制而减少,代工、贴牌生产和进口假货将被淘汰。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7年底,在128家企业的940个奶粉配方中,93个为国内企业,737个获得批准,分别占72.7%和78.4%(截至2018年2月24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42批1138个婴儿配方)。

在业内许多人看来,奶粉新政似乎在配方注册数量上向国内奶粉品牌倾斜,这是国内奶粉企业反击的机会。

宋亮认为,新奶粉政策的实施客观上提高了行业集中度,促进了竞争的良性发展。从过去的价格战来看,品牌建设和R&D是竞争的核心。此外,它还起到一定的去容作用。

“中国乳制品市场有很多品牌,国内产能仍然巨大。”宋亮表示,由于跨境购买和宽松政策的进一步影响,未来三年只能依靠市场本身来提高行业集中度。他建议奶粉企业要逐步从渠道驱动型向品牌教育型转变,加强品牌消费者教育,树立“工匠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母亲教育;二是有效转移产能,加快新业务拓展,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实现从单一婴儿奶粉生产向多营养保健食品企业的调整;三是要善于中小企业,关注婴幼儿,加快产品升级,提高质量;第四,建议那些将继续建厂的投资者和企业寻求现有产能企业的合作,而不是为了获得三个奶粉配方系列而投资建厂,因为未来的投资风险已经很高了。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一些乳制品行业代表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或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董事长魏丽华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促进乳业优质发展,改善乳业发展环境”的议案。他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大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企业和乳品企业建设牧草种植和奶牛养殖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技术改造、结构升级、并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行业深化供方结构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品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建议组织国内主流媒体对继续实施国内奶业进行长期、系统的正面宣传报道,积极展示奶源建设和乳品企业质量安全方面的新成果,为国内奶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国内乳制品行业消费的信心,真正使乳制品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目前,乳制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行业声誉和消费者信心逐步提高。随着国家政策监管的加强和行业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十年国内奶粉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标题:乳业十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农少了100万户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