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2字,读完约7分钟
●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2017年,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4389.46亿元,增长8.58%;健康保险为社会提供了536.80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比增长23.87%。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保险业共有8家保险公司投资了28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额近670亿元,实际投资额超过237亿元,床位数超过4万张。
根据国家老龄办公室的最新公告,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已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2017年,中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高峰,占总人口的34.9%。
面对“银发”浪潮的到来,如何实现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明确、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军最近表示,2017年,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余额超过4万亿元,养老金发放没有问题,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给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常态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的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宏在早前举行的中国养老和医疗保险50人论坛开幕式上也表示,中国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保障水平有限,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和医疗需求。因此,必须在政府保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提高市场质量的放大效应,坚持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
商业保险回报的社会保障体系
近几年来,中国保险业多渠道布局医疗行业,传统的商业保险日益与医疗和养老保险相结合,医疗和养老保险业务呈现增长趋势。商业保险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障产品,在社会保障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7年,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为4389.46亿元,增长8.58%;健康保险为社会提供了536.80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比增长23.87%。与此同时,一些专业健康和养老保险公司相继成立。目前,有8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和6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此外,各保险公司不再坚持推进健康养老保险产品的销售,而是逐步延伸医疗护理产业链,立体多环节推进“大健康、大养老”的产业布局,打造生态闭环。截至2017年6月,中国保险业共有8家保险公司投资了28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额近670亿元,实际投资额超过237亿元,床位数超过4万张。
2017年11月,中国保监会批准新华保险投资北京新华卓越健康医院有限公司,要求其促进医疗卫生管理服务和保险业务的相互促进,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的供给;同期,太平人寿与太平国发签署合作协议,认购太平国发为南通何家康复医院项目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
2018年1月,泰康家园书苑正式建成,这是继北京燕园、上海申园、广州袁玉娥之后的第四个持续护理和医疗社区。今年以来,泰康医疗社区先后加入了南昌、厦门、沈阳,形成了全国11个城市的联动格局,不断引领国内优质养老市场,加速“养老革命”。
政策红利是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显然,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政策红利是推动健康养老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养老保险方面。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保监会等部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工作。目前,第三大支柱——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已经正式进入制度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也标志着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7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2017年底前启动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虽然试点工作仍是“只闻而不见”,但税收递延养老保险试点的优惠政策仍值得人们的期待和关注。
对于保险业来说,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的推广可以拓宽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不仅可以带动保费的增长,还可以带来可观的长期资本增值,弥补商业养老保险的不足。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开展了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试点的相关配套准备工作,并在产品设计、制度制定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目前,初步产品示范条款、制度框架、信息平台建设等。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确保试点政策在推出后的较短时间内得到实施。2017年12月24日,“中国养老健康保险50人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保险业更好地为中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的重要理论研究平台。
一些专家表示,政策引导和税收优惠将是商业养老保险未来发展的关键。如果税收激励不足,商业养老保险相对于传统投资渠道的优势将不会明显,人们也不会偏好商业养老保险。相反,在理解和操作的便利性以及收益的直观性方面,它不如传统的投资方法。因此,市场仍在期待着另一轮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的尽快“启动”。
科技推动养老保险展现新的姿态
如今,保险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汽车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领域,到网上承保、支付、客户服务和理赔,技术创新迫使保险公司不断改善客户体验,实践和检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PICC的“核心理赔与心脏服务”、平安的“酷云与人工智能”系列,到太平洋阿尔法保险顾问、蚂蚁金服的“固定损失宝”等。,保险技术用于使保险服务推送准确,承保管理简单,固定损失和理赔服务方便,客户服务响应智能化。
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险业可以突破可保风险和未保风险的界限,将无法投保的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从而扩大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商业健康和养老保险行业也不例外。安永商业咨询(Ernst & Young Business Consulting)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在推进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时,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远程医疗服务、家庭远程坐席服务等运营服务能力,并尝试利用新技术推进保险运营社会化。
近年来,随着“老年技术”的兴起,许多国家都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健身游戏和社交媒体等)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是老年人护理的一个新领域。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于“carebots”,这是一种以帮助老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为目标而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工业大国,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些相关产品已经投入临床应用。
一些机构指出,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亚洲国家、保险公司和科技公司正在加快科技养老金和机器人养老金的布局。目前,各国政府也在加大对养老相关产业的投资,从数字健康公司、外卖服务到物联网创业公司,这些都可以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并得到了政策支持。一些机构预测,养老正成为保险和技术融合的另一个领域,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养老保险在未来有望展现出新的姿态。
标题:养老保险即将迈入发展新时期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