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1字,读完约3分钟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引人注目。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全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相信两会后公布的可能性很大。他认为,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香港拥有优秀的大学和科研人才,应与其他湾区城市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聂德权强调,为实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互联互通,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将通过协调机制与有关部委逐项讨论,并与业界保持密切联系。

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发展和创造科学是重点

就职后,聂德权游历了大湾区的九个城市。“大湾区的九个城市(位于广东省)充满活力,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了他们发展的机会,所以他们会有一些具体的规划项目。”他强调,第二件令他感触很深的事是“香港有优势”。许多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也参加了最近在京举行的“一带一路”论坛,并与香港不同专业行业的领导人交换了意见。香港的优势依然存在,关键是如何发挥、利用和巩固。

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关于香港哪些行业可以从大湾区获益,聂德权指出,《框架协议》提到要建立一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将通过河套建立港深创新科技园。当整个园区促进创新和技术产业时,可能会对人员、资本和科研样本的流动有所限制;当局将与科技部讨论此事。他接着说,关键是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并进行生产和销售,这肯定需要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

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就整个海湾地区的发展而言,对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很大。香港在这方面有优势,无论是金融、航运、物流、专业服务、法律服务等。我们都有这些,我们必须巩固和提升这方面。工作。”聂德权提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几十个国家中,有很多内地企业需要“走出去”,而大湾区是国家非常开放的地区之一,香港和内地企业“一起出海”。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高端专业服务得到了发展。聂德全强调,政府的责任是提供更多的信息,每个行业都应该知道大湾区有哪些发展机会。

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大湾区包括九个城市、两个特区和三个独立的关税区。人员流动和物流如何相互联系?聂德权指出,空仍然有这样做的灵活性。例如,广州黄埔海关有一个电子锁,以方便跨境物流和减少通关程序。这不仅可以控制风险,还可以保持独立关税区的要求。“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这些流动是可以实现的,其中政策创新和突破就是这些任务。因此,我们会逐一讨论,有些会与广东省政府讨论,有些会与中央有关部委讨论,所以这些都是日后要做的具体工作。”他强调,该计划颁布后,特区政府将制定年度计划,确定工作重点。

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至于是否会出台一些便利措施,比如取消漫游费用,聂德泉说,他注意到大湾区有一个电话数据服务计划,我相信市场有能力做出一些改变。另一个例子是移动支付。他指出,这也是当局将考虑的一个问题。他说:「具体来说,这些政策和措施如何方便香港人,包括年青人,在内地学习、工作、创业、生活,甚至供养老人,我们都会尽力而为。」

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我不仅想到大湾区,还想到整个世界。”聂德全指出,大湾区规划不仅着眼于地区本身,也着眼于整个世界。通过大湾区平台,香港将更有效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一个全球视野。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湾区规划不仅使香港能够分享国家发展成果,也有助于香港保持其国际特色。

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标题:大湾区规划料两会后出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