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06字,读完约7分钟

安徽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制。所有员工首先投保,然后开始投保。安徽促进工程建设,所有员工都有保险

没有工伤保险不允许工作(政策解释?编织民生安全网(3)

过去,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工业事故,各方都很紧张。

企业害怕了。“多少和怎么补偿,没有标准。讨价还价,辗转反侧是多少个来回,”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工程部总监楼对此进行了描述。

调查很困难。“在过去的调查中,我们不得不打开介绍信,我们必须找到住房和建设部门,以'加强',否则建设大门不能进入。”韩雷是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项工作很困难。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受伤最多的是农民工。看病和康复,一切都需要钱。我不知道一次性补偿能持续多久。

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工伤保险。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建筑业工伤保险的意见》,对工伤优先、工程保险、一次性保险和全覆盖进行了制度安排。三年来,住房建设领域新开工建设项目参与率达到99.73%,超过4000万建筑业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今年1月,中国开始实施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和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应确保各类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护。

如何实施该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如何?下一步如何前进?记者在安徽进行了调查。

工程系统投保,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必须投保

过去,为什么建筑业和其他项目的农民工不参加工伤保险?

娄直言不讳:工伤保险是雇主的责任保险,它要求员工由单位投保。在建筑业和其他行业,工人们今天会在这里搭起脚手架,明天会在那里砌起砖墙,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签劳动合同。不清楚谁是建筑工地的工人,为什么要投保?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当时,公司通常购买意外保险,但他们不能管理许多大事情。”楼表示,意外伤害保险是一种高保险费率、低赔偿金额的契约式有限责任保险。“这真是一个‘大事故’,3万到5万元的赔偿是一种安慰。”

一方面,很难参加保险,另一方面,工伤保险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安徽的方法是实行项目制。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处处长祖超光表示:“由于施工现场流动性大,没有必要按照建设项目合同成本的一定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工人都有保险。”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决定参加保险方式的关键是严格控制。安徽主要停留在“开始和结束”阶段: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参加人力和社会部门发放的工伤保险证明申请施工许可;竣工前,只能凭保险凭证办理竣工登记手续。

同时,建设项目实行属地管理原则,谁审批谁负责,对企业保险情况进行监督和监督。祖朝光说,“根本目的是建立建设项目参与保险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保险覆盖。”

今年4月,安徽省颁布了实施细则,规定不仅建筑业,而且各类建筑工程都要“先投保,后开工”。

"有多少在建的项目,如铁路、水利和交通,现在到处都在探索."祖朝光表示,在推广方式上,仍坚持项目参与、属地管理、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然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移徙工人的利益,它被规定为"追溯性的"。“如果你已经开始工作而没有保险,你在早期阶段就会清楚。此后,主管部门应督促有关单位补充办理保险手续。”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新增建设项目3914个,在建项目3793个,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实现全覆盖。目前,其他类型工程项目的工伤保险也在推进。

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享受保险分红

企业会为保险买单吗?这会增加负担吗?

楼告诉记者,公司严格控制安全生产,多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虽然保险后支付的工程费用比前几年略有增加,但这笔钱花得值!“这就像给一辆车投保,花一点钱,然后安心。”

关键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楼郑国说:“对一次性医疗补助的金额和一次性伤残补助的金额有明确的规定。”

韩雷的工作完成了。"现在,公司正与我们合作进行事故调查."韩雷说,“如果你不属于工伤,你可以查清楚。如果你属于工伤,你有保险,你的索赔是明确的。”

农民工受益最大。妻子王悦(化名)得知丈夫李成(化名)脑部严重受伤,且未与建筑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后,突然感到绝望。幸运的是,施工单位按规定对工程进行了投保,每年6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支付,每月还收到4000多元的生活补贴。李成现在和将来的康复费用也已经解决了。"这让我们的家人放心了,并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王跃说道。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以李成为例,他可以通过工伤保险得到所有的帮助。以合肥市为例。目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有13人,主要是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月医疗费用为15000元;领取长期津贴的19人平均月津贴为4885元,由工伤保险支付。

“工程建设行业的员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兄弟们,一直在努力工作。我们必须坚守工伤保险的底线,让他们努力工作,不要“出卖自己的生命”。”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中心副主任丁韩冰说。从2014年的379人增加到2017年的1635人,合肥市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数逐年增加,享受分红的人数越来越多。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去年,王明(化名)在合肥高新区一个建筑工地运输钢板时被压碎并断裂。从申请工伤保险到最终获得一次性治疗补贴不到一个月。在申请工伤认定的当天,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做出了认定结果。

这源于其背后的一站式服务。“根据行业的特殊性,申请时不能有劳动合同,施工时穿的衣服、收到的工资条甚至其他工人的证词都可以作为申请工伤的依据。对于简单明确的伤害,必须在10天内得到确认答复。”祖朝光说,为了使申请和支付过程更加方便,安徽省设立了一站式受理的专门窗口。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加强协调,促进新业务人员的参与

下一步,推进各类建设项目工伤保险仍存在一些困难。

“不同于建筑业、水利、铁路等工程项目,有的是省里批准的,有的是国家批准的。”韩雷直言不讳地表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部门之间的协调有时很困难。

例如,根据要求,如果以前未办理工伤保险,主管部门应督促有关单位补充办理保险手续。国家于今年1月发布通知,安徽省于今年4月发布实施细则。许多单位在年度预算中没有参加工伤保险。“根据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市政当局与省级单位的协调更加困难,在国家一级协调项目企业的参与更加困难。”韩雷说。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对此,祖朝光表示,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积极提供服务。“涉及省级主管部门的,我们可以帮助协调有关单位和企业调整中期预算;国家一级的有关人员将帮助督促有关单位落实保险工作。”

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例如,像上合杭高速铁路这样的大型项目涉及多个省份。谁应该实施保险?”例如,祖朝光说,“如果项目的地域性质不明显,我们将按照招标的区段划分,参加保险。”

除了住房建设和各种工程项目,还有哪些其他领域迫切需要保护?

“例如,互联网平台上的送餐人员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人都没有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有问题,就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祖朝光认为,新商业形式下的职工工伤保险保护是一个需要推进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应不断扩大,以把握各类从业人员安全就业的底线,最大限度地实现保障全覆盖。”(记者孙珍)

标题:安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制参保 全员先参保再开工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819.html